中学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发展特点调查分析(2)
(五)母亲学历根据被试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将被试分为四组,对被试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同伴依恋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见表6),母亲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在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同伴依恋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五、讨论
(一)性别差异分析
t检验结果显示,男女生在母亲依恋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父亲依恋上却差异显著。这与金晶的研究结果部分一致。唯一不一致在于,金晶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父亲依恋与母亲依恋在性别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支持Bowlby的观点。金晶认为,个体寻求与照顾者母亲或父亲的亲近来建立关系,是一种求生存的本能,无论男生或女生都同样重要,性别并不是影响依恋关系的主要因素[2]。那为什么在本研究中,我们会得出女生的父亲依恋显著低于男生呢?经过再次查证,这种不一致的原因极有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莆田男性大都存在“大男子主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