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9年第3期
编号:13327060
注意力缺失多动行为及家庭教养策略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3期
注意缺失多动行为,亲子互不侵犯的AB约定,家庭行为发展图表
     〔关键词〕注意缺失多动行为;家庭教养策略;亲子互不侵犯的AB约定;家庭行为发展图表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3-0076-03

    在中小学学校里,教师会遇到这样一些特殊的孩子,精力充沛,充满创造力但又极易冲动,经常因违反纪律而受到指责或处罚;智力正常,思维活跃但难以保持注意力,学习过程心不在焉,粗心大意因而不能及时完成各项作业,学业成绩不理想;竭力与同学交往希望得到同伴的关注,但又经常冒犯他人而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况……

    以上种种表现,教师会及时反馈到父母那里,父母往往会“配合”学校,在家庭里用尽各种手段:提醒、催促、鼓励、威胁、叫嚷乃至哭泣,最后得到的仍是失望。有位母亲甚至这样描述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肯定是哪儿有毛病,不然怎么会这样呢。”然而,到医院,医生说并不符合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标准。我们把这样的孩子称之为具有“注意力缺失多动行为”的孩子。那么,对于这些孩子,在平时的家庭教养和亲子互动中,家长需要如何做?怎样才能使这些孩子同其他孩子一样在学校获得学业进步,累积成功体验呢?

    一、家庭教养策略之“亲子互不侵犯的AB约定”

    简单说教与惩罚教育不但无法应对这样的孩子,反而会激起更强烈的逆反心理,使亲子关系僵化。一旦陷入亲子冲突的循环怪圈,家庭教育就变得苍白无力。为平衡家庭功能,搭建一个良性互动的教育平台就显得非常重要。父母可以制定一个“亲子互不侵犯约定”,用于亲子关系与孩子行为的改善。“亲子互不侵犯约定”第一部分A部分:“在家里,任何人与其他家庭成员相处时都不准叫嚷、威胁、打人或者说脏话。”不要认为这些行为不会发生,如果A部分提到的行为真的发生了,那么就建议实施“亲子互不侵犯约定”的第二部分B部分:“家庭成员说了伤人的言语或者做了伤人的事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0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