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9年第5期
编号:13322822
过度控制型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问题及教育建议(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5期
     2.家庭早期培育

    在不良的早期环境中儿童犯错、不精确、请求抚育、表现情绪或爱玩的天性和行为会受到惩罚,而对痛苦的高度容忍、抵抗诱惑、高成就和获胜、严格遵守规则以及发现轻微错误或差异的行为却受到奖励。这种强调错误不可容忍和自我控制必不可少的早期家庭/文化经验使得过度控制型个体非常努力地避免错误,坚持控制自己并避免出现无能行为,对感知到批评变得越来越敏感,总是将自己的表现与其他人的表现相比较来判断自我价值。一些人格类型研究的结果佐证了以上的观点。Ramkumar等人2013年研究发现,过度控制者的自我同情水平较低,即通常不能使用一种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保持情绪唤醒状态,无法以开放、宽容的态度理解和接纳自己,无法客观冷静地看待自己所处的情形,倾向于认为自己的痛苦遭遇和负面情绪是自己特有的体验,不会对自己产生同情之感[23]。

    Fraley和Roberts在2005年研究中指出,儿童期人格与成年期人格发展结果之间实质的连续性可以通过早期经验(例如依恋风格)来解释[24]。三种不同依恋风格的家庭养育条件可能提供促进某种人格类型发展的环境因素,不一致和不稳定的照顾可能会导致非适应型人格的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产生适应型个体,焦虑—矛盾型依恋关系产生低控型个体,而回避型依恋关系产生过度控制型个体。

    3.人际关系质量

    一方面由于注意负面信息的先天倾向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