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9年第12期
编号:13343122
从“告状式”到“支持式”的转变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12期
     〔摘要〕当学生出现问题时,班主任与家长的“告状式”沟通方式会导致家长产生负性情绪,冲动行事,亲子关系恶化,学生问题加重;采取“支持式”沟通方式,家长会感受到关爱、支持,进而开启自我反思和提高家庭教育有效性的探索實践。学生也将在家长的改变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校沟通;告状式;支持式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2-0064-02

    学生在成长中难免犯错、出问题。班主任就学生的错误、问题与家长沟通,是希望家长能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健康成长。在现实中,有些班主任初衷是好的,但却由于习惯性地使用“告状式”沟通方式,导致事与愿违、好心办糟事,学生的问题不仅没能解决,还越来越严重。

    一、“告状式”沟通

    胡老师是高一班主任,工作认真负责。她发现本班的一位男生小A上课犯困,周末的作业时常交不齐,就把他叫来谈话。谈话中得知小A周末迷恋打网络游戏,胡老师把小A的爸爸请到学校。胡老师详细述说小A的各种问题,阐述问题的严重性,强调家长不管不行了。小A的爸爸越听越心急,感觉此刻不让孩子悬崖勒马,孩子就可能粉身碎骨。于是,小A爸爸一回家就将平时的说教升级为拔网线、没收电脑,再加上责备、训斥。父子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吵。之后,胡老师经常通过微信和电话告诉家长小A在校的问题。每次一收到班主任的信息,小A爸爸就会开启一轮对小A的训斥,甚至打骂。可爸爸简单粗暴的语言或行为非但没能纠正小A迷恋网络的问题,反而使问题愈演愈烈。小A开始混网吧,开始隔三岔五地不上学……胡老师“告状式”的沟通方式使小A爸爸不良的管教方式不断升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