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9年第13期
编号:13340908
从“心”开始?润“心”无痕(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13期
     〔摘要〕本文以江西省南昌三中高新校区李青兰老师执教的心育课“我喜欢我自己”(获得江西省南昌市第八届“园丁杯”教学竞赛一等奖)为例,做课例分析,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心理味,得出的思考结论为:心育课要贴近学生生活选择主题,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创设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以致用和课后延伸。

    〔关键词〕课例分析;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3-0029-04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载体,是中小学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的有益补充。然而,目前江西省南昌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常常存在两个极端:要么专注于活动体验,课堂成了简单的活动堆砌,要么侧重于理论的传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重心偏离、忽视课后实践和运用等问题。那么,怎样才是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如何上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心理味呢?

    “我喜欢我自己”一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学生5~6人一组围坐,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初步学会基本的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评价自己,与缺点和平相处,同时看到自己的更多优点,学会肯定自己,喜欢自己,提升自信,从而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课例通过“故事站”“游戏站”“智慧园”等活动,把主要教学过程设计成一次寻找智慧小锦囊的旅行,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锦囊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课例思考】

    在李青兰教师执教的“我喜欢我自己”心育课例中,老师从“心”开始,让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动、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呈现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独有的心理味。理论的支撑、广泛的参与度、积极的体验、深刻的感受、生活中的应用,让本节课获得成功。具体说,该课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题选择“走心”

    贴合、引导、解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因此,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要走进学生生活和实际,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活动主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贴近学生生活、强化教师的引导、以问题解决为主线、活动形成系列。学生心理普查,日常的个体咨询、学生来信、课余时间与学生的谈心,都可成为心理课选题的重要资源。

    “我喜欢我自己”课例的选题,一是基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贴合了学生的需要。根据执教教师对本校四年级学生所做的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自我认知上存在偏差,因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过分以自我为中心或自卑讨好型人格带来的心理困扰现象高达52.7%。二是选题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培养开朗、自信、合群的健康人格。四年级是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更乐于自己去学探索和发现,但对自己的认知探索却不够全面,也没有更多的渠道了解自我。另外,四年级的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物质生活上的充裕和长辈的宠爱无形中给他们带来一定的优越感,容易使他们不能客观地评价自我:一些学生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沾沾自喜、趾高气扬;也有一些同学看到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不如他人,过低估计自己,总觉得自己不如人,从而缺乏自信、闷闷不乐。基于此,针对四年级的学生做一节正确认识自我、提升自信的心育课显得尤为重要。

    二、氛围创设“入心”:尊重、接纳、信任

    心理健康教育课则是每个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更新的历程,它需要每个人在彼此尊重、接纳、信任的氛围中,放下个人的防卫意识,与其他成员探讨、分享,真诚地交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心理交流,能使学生不仅是从教师那里,更重要的是从活动课形成的心理场获得心理支持和经验,从而增进心理健康。

    本课例中,一开课,李老师就通过课前约定“开放身心”,“眼睛、耳朵、嘴巴、心灵都打开”,与学生达成心理契约,为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上能够开放身心、积极分享,做好良好的开端和铺垫。在游戏站的“我行我秀”和“优点轰炸升级版”两个小组活动环节,李老师都说“会巡堂”,但她不是在教室里随意走一走,看一看,而是深入小组,俯身与学生一起大声读出优点,鼓励学生发现更多的优点,让学生从内敛到开放,由害羞到自信。当活动结束分享心情和感受时,李老师说:“现在同学们把心静下来,回归自己的心,回归自己的感受。”这让刚刚活跃的学生立即回归自己,关注内心,才有了“感到开心愉快”“感动”“自信”,甚至是“感到自由”“自己身上的优点要让更多的人看到”“要学习别人的优点”的精彩分享。同时,李老师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并给予“给这位分享的同学鼓掌”“你的意思是说……”“你的分享又深了一层”的回应和反馈。在与学生的分享互动中,教师也在不断积累能量,使其成为自己心理建设的宝贵资源。教师心理建设越丰富,越有利于分享环节的能量流动,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帮助也越大。在课程即将结束时,伴随着舒缓的背景音乐,李老师寄语,“要说给内心的自己听,给自己的内心一股力量”。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和推进,课堂氛围在此时达到一个高潮,充满巨大的场能量,师生双方认知情感的双向交流也达到一种融合沉浸、入脑入心的境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成功。

    三、活动设计“精心”

    创新、多样、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简单的活动堆砌,而是围绕主题、层层递进的呈现。《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和调度学生的主体性,坚持全体成员的充分参与,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活动体验,这样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性。如果仅仅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则有悖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要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触动心灵,进行反思和感悟。活动的形式应该是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目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的。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感性思维丰富,这决定了小学生心理活动要形式多样、轻松活泼。在活动中,老师要注重创新,融入游戏、音乐、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让学生不感到厌倦、枯燥。, 百拇医药(吴晓燕)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