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9年第14期
编号:13377960
全面性教育中的性身份认同教育(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14期
     总体来说,我国的同性恋身份认同相关研究虽然在数量上有所突破,但是相对国外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深度和广度尚有不足,也缺乏本土化的经验探索。已有研究多从社会学的视角入手,探究同性恋群体的性身份认同的发展动态,进行身份认同的理论建构,但缺乏教育学视角的分析,与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同性恋群体的性身份认同困境脱节,无法为学校教育中的性教育实践提供直接指导。

    三、全面性教育中的性身份认同教育

    基于以上研究综述,本研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同性恋性身份认同建构理论,探索全面性教育中的性身份认同教育策略与方法,以期为进一步的全面性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性身份认同教育作为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过程中既要具有实施全面性教育的共性特征,又需要体现性身份认同构建的个性色彩,更要考虑到青少年同性恋群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特征。在进行性身份认同教育的课程、师资、教材等的建构设计时,一方面可以联系我国学校性教育开展现状,对比、分析、借鉴国外性教育实践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也必须结合国内外性身份认同建构的理论研究结果。

    (一)性身份认同教育的原则

    在全面性教育中开展性身份认同教育,应当按照适应和遵循年龄发展阶段的原则。已有研究论证了青少年的性身份认同建构是一个随着时间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有着标志性的时间阶段或关键性的事件。本质论取向的Troiden的理想代表(Ideal-typical)模型将青少年的性身份认同阶段对应到不同的成长时期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