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9年第29期
编号:13402442
心理韧性理论对农村教育工作的启示(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29期
     在社会关系中,还要关注社区和学校在王某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感谢贫穷”一文中提到,王某所在的县作为省贫困县,人均收入极低。王某升到小学三年级时,要去一公里外的乡里上学,交通上的不便给上学增添了许多曲折。这些环境上的危险因素极有可能造成农村学子的辍学,成为心理韧性中的危险因素。但教师的关注和培养、学校和社区的帮助都成为王某成长的保护因素。“感谢贫穷”一文中介绍,王某在高中期间一直担任班长,并在高三誓师大会上代表高三学生发言,这些看似与高考成绩没有直接关系的学生工作经历,锻炼了王某的领导力、社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社会关系中来自学校的保护因素。王某所在的高中学校也给予了她和弟弟贫困生补助,帮助他们的学习生活。因此学校和社区在农村学子成长过程中的有力扶持,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保护作用。

    四、心理韧性理论对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启示

    贫困毫无疑问是一种危险因素,但“感谢贫穷”所体现的豁达乐观的精神,和相信自己能通过个人努力取得成功的心理韧性,成为了农村寒门学子在高考中取得成功的保护因素。这种保护因素,与家庭良好的亲子关系、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支持和来自当地政府的帮助,为王某提供了强大的保护,抵御了危险因素的侵袭。本文通过运用心理韧性理论分析王某的案例,对家长、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给出了以下启示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