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瓦拉赫效应,带动偏科生成长
〔摘要〕在高中生中常出现心理因素引发的偏科现象,教师可以利用瓦拉赫效应,借助互助小组,让偏科生们各自发挥特长,共同进步。本文记录了一个高中偏科生转化的案例,旨在对一线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關键词〕瓦拉赫效应;偏科生;心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33-0065-02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字上发挥出来。”此后,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调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难以令人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大多数老师认为他成才已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燃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之才”一下子变成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才生”。
瓦拉赫的成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