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07年第11期
编号:12063647
偏见:心灵成长的最大障碍

     偏见是什么?偏见是宇宙时间的永恒性与生命时间的有限性的矛盾。一切偏见究其本质皆如此。

    假如人类没有大脑意识,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偏见。然而,人类文明与文化的最大缺憾处,除了暴力之外,恐怕最普遍的便是偏见。

    人类独有的特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认为,偏见是人类独有的特性。比如:我们会经常根据种族,文化背景和性别去评判一个人,尽管也许我们不曾意识到这一点。不久前,五十多万西班牙青年走上马德里街头抗议当地的拉美暴力团体,他们的态度一度让人担忧种族主义再度萌芽。一个月后,摩洛哥与西班牙青年之间的冲突重新给这个国家敲响了警钟。仅2006年一年,就有四百多万移民涌向西班牙,其中大多数是拉丁族裔,还有马格里布人和罗马尼亚人。

    西班牙并非特例。欧盟已经对种族主义、排外、排犹主义、排斥吉卜赛人等现象在这片旧大陆的复燃拉响了警报。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上,但各文化间的偏见依然严重。那么,到底什么是偏见?

    1954年,戈登·奥尔波特将“偏见”定义为“是建立在错误和不灵活的概括基础上的反感。”奥尔波特曾指出,形成偏见是人类独有的特性。对此他解释为在人生苦短,需要不断适应艰巨考验的情况下,人类需要对世间万物作出更加广泛的归类和划分,才能谋取自立和生存。换句话说,对人或事物的粗浅印象就如同一种组织单位,使人类大脑能够在用共性将一个人或一个事物与其他人或事物加以比较之后作出迅速辨别和判断。由此便产生出了“男性较女性更擅长数学,阿拉伯人更加有暴力倾向,犹太人都很吝啬或女性不具备领导才能”等看法反复出现在集体无意识当中的现象,尽管这些看法是不真实的,甚至是错误的。

    先入为主的偏见特征

    如今,神经科学家们正在尝试解释:为什么我们会有偏见或者一些对人或事物的粗浅想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12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