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09年第2期
编号:12057756
理情疗法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运用(2)

     (2)平等、信任、和谐的氛围建设

    和所有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一样,理情取向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同样需要建立一种平等、信任、和谐的课堂氛围,没有这种氛围的渲染,学生就不可能投入到活动课中,更不可能道出一些他们自认为比较“龌龊”的信念。

    (3)时刻保持乐观积极的状态

    教师在辅导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状态,许多看似烦恼的问题都是由于我们不合理的信念所导致的,只要我们调整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很多烦恼就会无影无踪。这种乐观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搜索相应的理性思考模式,从而减少心理困扰。

    3.行为策略

    (1)布置家庭作业

    参加理情取向辅导活动课的学生都需要完成一定的家庭作业,这类作业主要是让学生运用ABC理论处理生活中所遭遇到的问题或困扰,从指定的作业中,找出个人的非理性信念并练习自行驳斥。例如,REBT诊断表格,就是让学生在表格的一边先填入触发事件、情绪或行为的结果及非理性信念,而表格的另一边则写上理性信念以取代或驳斥非理性信念。这样的方式可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信念如何造成问题并杜绝自我伤害的认知。

    (2)角色模拟

    角色模拟涵盖认知、情绪与行为三要素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73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