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育人”赢得“直线效果”
时下,经常在校园里或者生活中看到一些育人者习惯于“直线管理”,对于孩子们不经意间的错误做法或不良行为、有意为之的“恶作剧”甚至破坏性的恶劣行径,要么是“软性的直线”——以“息事宁人”为上策,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任其“胡作非为”,或者“以身作则”似地比划一下,对犯错者“敬而远之”;要么是“刚性的直线”——大动肝火,暴跳如雷,声色俱厉,一定要揪出惹是生非者,当面痛斥。可结果呢?要么失去对孩子教育的难得机会,让学生的坏毛病依然如故;要么双方顶起牛来,形成僵局,极易使孩子滋生逆反情绪,未免事与愿违。显然“直线管理”虽然看似直奔“目标”而去,但过于直来直去,太简单从事,失之过温或过火,是单向思维的结果,很难滋生出理想的教育效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691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0.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