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及其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心理障碍
网络心理障碍是指因无节制地上网导致行为异常、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其表现症状为:开始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随后发展为身体上的依赖,不上网则情绪低落、疲乏无力、外表憔悴、茫然失措,只有上网后精神才能恢复正常。中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大多数表现为感情上迷失自我、角色上混淆自我、道德上失范自我、心理上自我脆弱、交往上自我失落。帮助中学生克服网络心理障碍,进而规范中学生的网络行为,已经成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正确的网络认知
网络世界既是一个充满自由、开放、平等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着诱惑与陷阱的危险之地。对于中学生而言,应该看到网络只是一个工具,网络社会并非真实的社会,网上暂时的成功并非是真实的成功,虚拟的情感的宣泄与满足也并非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夸大网络的功能并进而认为网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或认为网络导致人的自我迷失、人与人之间相互欺骗、社会秩序紊乱而否定网络的作用都是错误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502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