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0年第5期
编号:12033071
青少年亲子冲突研究概述(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5期
     (三)青少年的年龄、个性特征对亲子冲突的影响。青少年年龄、个性特征对亲子冲突的影响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不同的研究者得出的研究结论也不相一致。Jackson等(1998)研究发现,青春早期的青少年沟通的开放性显著高于青春中期的青少年,但在沟通存在的问题上没有显著差异。而Collins(1990)研究发现,青春中期的青少年与父母的沟通问题与青春早期的青少年相比更为尖锐和突出。这可能是因为青春中期的青少年眼界更加开阔,已经开始使用新的自我表达的方式,对父母的约束有较多不满和对立,从而使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紧张,沟通上的困难增多,进而发生冲突的频率也在增加。国内学者方晓义等的研究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初中生与父母的冲突随年级而增加。随着年级增加,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日益成熟,独立与自主性发展的要求日益增加,在许多事情上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且初中是一个同伴影响增大、父母影响逐渐减少的时期,为了同伴认同,在许多事情上会采纳同伴的标准。而父母对他们的管制与他们独立性与自主性发展和趋于同伴群体的倾向性存在很大矛盾,可能是增加初中生亲子冲突的原因之一。Vangelist等在1992年的研究中发现,青春中期青少年与父母的亲子冲突更多涉及父母对青少年的行为约束,以及在课外活动和异性交往等方面;青春晚期冲突主要表现在家庭关系及职业选择方面,并且青春晚期的亲子冲突比青春中期的亲子冲突频率低,这可能与青春晚期的青少年已经学会了和父母在沟通中协调有关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