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0年第8期
编号:12023475
班主任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德育;实效性

    德育过程是一个情感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呼应、共鸣的过程。交往中,班主任对学生的热情、尊重、要求和期待汇集成学生对班主任的亲近、信任、依恋和仰慕之情。这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德育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是道德内的催化剂,是青少年学生完成自我教育的内驱力。

    在德育过程中,由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品格结构各异,特别是对班主任的认知、情感、态度都不一样,因而在接受班主任的德育信息时有高度的选择性。如果班主任对学生倾注真情实感,学生一旦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尊重与爱心,他们对教育者的理解、信赖之情便会油然而生,班主任周围就会形成强有力的“场”,吸引、影响、感染学生。这种爱心感染力同时激发学生的爱,进而产生情感迁移,把班主任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升华为自己的道德品质。这种情感迁移是学生把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心理结构,进而迁移到更广泛、更深刻的品格内容上去,形成一种内在的能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80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