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0年第12期
编号:12012055
学习倦怠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述评(1)

     〔摘要〕学习倦怠是由于长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疲劳累积而成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该领域的研究者已经在人口学变量、环境因素以及个体因素等学习倦怠的前因变量方面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今后在学习倦怠的相关影响变量的深层作用机制、调节与中介效应、多层次的研究、学习倦怠研究的新方向,尤其是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干预等方面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研究;评价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12-0004-03

    一、问题提出

    学习倦怠的概念来自于对工作倦怠的研究,是将倦怠理论引入到学习领域而开展的更具针对性的研究。迄今为止,虽然国内外学者还没有对学习倦怠进行明确的界定,但是基本上都认为: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压力下,在学习中可能开始退缩或不愿投入精力,最后导致了身体、情绪、态度等方面的耗竭,逐渐丧失了学习目标和理想,对学习产生无意义感,学习绩效降低的同时自我价值感降低,即形成了倦怠症状。可以发现学者们都比较赞同课业压力或课业负荷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倦怠。当学生处于学习倦怠时,就会感到厌倦、疲乏、沮丧和挫折,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当的行为反应,表现为对学习疏远,对学习目标和意义冷嘲热讽,情绪和身心衰竭并且出现一系列的心理综合病症,例如易怒、紧张、沮丧和低自尊等。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学习倦怠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等方面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98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