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1年第1期
编号:12009809
学生幸福指数研究与测评工具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1期
     〔摘要〕本研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对学生的访谈和因素分析、专家评定等,编制了一套学生幸福指数的测评工具。该测评工具用来测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评估个体或团体实时的幸福指数,以及幸福指数的变化趋势。本测评工具由《学生幸福指数问卷》和《学生幸福指数问卷使用说明》组成,适用于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可以个体施测,也可以团体施测。

    〔关键词〕学生幸福指数;主观幸福感;班级心理委员模式;心理测评工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1-0018-02

    一、 研究背景

    1.班级心理委员模式研究不断深入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开创的班级心理委员模式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和实践领域都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系统。建立了班级学生心理健康定期报告制度、班级学生心理状态晴雨表制度、危机事件及时反馈制度、心理委员工作手册使用和管理制度、心理委员培训制度,开发了心理委员远程朋辈心理辅导系统等。

    班级心理委员模式的两个体系——学校心理健康的监控体系和学生心理素质的拓展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心理生活和主观幸福感日益受到关注。因此,有必要引进一套量化的学生幸福指数以关注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以往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关注的是教师、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消极方面,包括教师、学生的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的个案研究、问卷调查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较少关注教师、学生心理与行为的积极方面,如健康心理、幸福感、积极体验等。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0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