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1年第7期
编号:12110613
从若干经典心理实验谈教育艺术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7期
     〔关键词〕心理实验;教育艺术

    一、学生为什么成了失败者、厌学者

    中小学生厌学、缺乏成就感的情况比较普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越到高年级,学生的心理负担越重,厌学者越多,自我感觉良好者越少。这是为什么呢?心理学家阿特金森的有关成就动机实验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学生为什么成了失败者和厌学者。

    心理学家阿特金森把80名大学生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0人,给他们以同样的解题任务。明确告之:第一组只有成绩为第一名者能够得到奖励(概率为1/20);第二组也只奖励成绩居前5名者(概率为1/4);第三组奖励成绩居前10名者(概率为1/2);第四组成绩居前15名者都可获得奖励(概率为3/4)。经过几次不同的分组实验,结果表明,成功率太低或太高的组(第一组或第四组)的成绩下降,而成功率适中的第二组、第三组的成绩较好,其中第三组成绩最好。

    这个实验结果告诉我们,过高的成功率会让人觉得任务本身缺乏挑战性,努力与否都会成功;而过低的成功率则让人觉得任务本身太难,即使努力也没用,反正都是失败,不会成功。因此,人在这两种情况下的成就动机都处于较低的水平,成绩不理想。当成功的可能性为50%左右时,人们的心理往往是:虽然有失败的可能性,但如果努力的话,同样具有成功的可能性,这样,同样的任务,就被看得非常具有挑战性,从而激发起人的成就动机和进取心,取得理想成绩。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实验值得引起我们对当前教育的深刻反思:

    第一,众多的失败者是如何形成的?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心理需求,假如他在行动之前能判定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