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1年第8期
编号:12107334
优秀教师应有的几个认知视角

     〔关键词〕教师;心理调节;认知

    不同的认知视角产生不同的认知效果,视野的宽度、高度和深度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表现。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领路人,要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引导,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满足于简单的“传道”与“解惑”,更不能简单地成为学校行政的“传话筒”。为此,就需要教师开阔自己的思维,拓展自己的视野,用更加开放的眼光和视野去教育引导学生。

    一、对待事业需仰视,具有向上看的追求和情怀

    态度就是动力。教师肩负着育人的重任,需要有对人生境界的追求;教师肩负着教书的任务,需要有对治学境界的追求。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首先要学会高瞻远瞩,要认清我们的前人所走过的路,要总结好前人的经验。这就叫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步,我们要覃思苦虑,孜孜以求,要犹如热恋中的情人一般,不惜一切地去追求着所思。这就叫作‘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有做到这样,我们才能一朝顿悟,才能发前人未发之秘,辟前人未辟之境,做出自己独创性的贡献。这就如‘众里寻他千百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83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