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1年第12期
编号:12146461
西方新兴的性格优势理论与青少年积极成长(1)

     〔摘要〕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打破了主流心理学过分关注消极心理现象的局面,使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从消极转向积极。其中性格优势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性格优势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幸福感,促进优良表现,而且能预防和缓解青少年心理问题。因此,培养青少年的积极人格特质对其积极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性格优势;青少年;主观幸福;优良表现;积极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12-0008-03

    培养具有正义感、爱心、诚实、勇敢、聪明的孩子是父母和整个社会的教育目标。纵观不同地区和文化,在哲学、神学和教育学领域中对青少年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很多,而在心理学领域中关注很少。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兴起,对青少年积极人格特质的关注也日益升温。

    一、西方新兴的性格优势理论简介

    20世纪以来,主流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治愈人的心理创伤和精神疾病,关注的焦点也总是和抑郁、焦虑、恐惧等负面特质联系在一起,而很少关注勇气、乐观和希望等积极特质。最近十几年,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发起的积极心理学运动打破了这种不平衡性。积极心理学呼吁人们应该像关注人类的缺点一样关注人类的优势和力量,像关注治疗心理疾病一样关注积极心理健康,以及像关注弥补缺陷一样关注建设美好生活。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优势、美德和善端等为出发点,提倡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从而帮助所有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在其理念的指导下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23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