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同时期职业倦怠的自我认知与消除
〔关键词〕职业倦怠;自我认知;调节策略
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在教育教学行为上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情绪衰竭”,对工作失去了新鲜感,丧失了教书育人的热情,工作处于疲惫、低迷和消极状态;二是“去个性化”,对学生失去了耐心,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学生,烦躁、易怒、体罚学生等;三是“个人成就感丧失”,教育教学工作失去了价值追求,感觉个人能力得不到体现,无法获得成就感,出现懈怠、想改行等问题。
中小学教师不同时期的职业倦怠心理可以有如下调节策略。
一、中小学教师适应期的职业倦怠心理调节策略
此时的职业倦怠,来自于经过一段工作的时间,已经完全适应了眼前的职位,已经能在现在的职位上熟练地工作了。但是熟练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在达到原有的目标后失去了新的方向,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重新设计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408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0.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