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角下对认知风格的理解与应用(2)
第三,教师的认知风格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一方面表现在教学方式、教学材料的选择上,另一方面表现在讲解方式、语言表述的运用上。前者是可以有意识选择的,后者则是很难改变的。教师在这两方面的选择和运用体现着他的认知风格,与其风格匹配的学生会有较好的信息加工和理解,与其风格不匹配的学生则会表现出较差的信息加工和理解,这必然导致学习效果的不平衡。为了改善这种不平衡,就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并且将身份从权威转变为指导者,不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风格偏好,努力发掘学生的特征,促进其自身建构学习。
三、认知风格在学习与教学中的应用
(一)认知风格的一般应用
第一,认清自己的认知风格在维度中的位置。这一点至关重要,不但是了解自己的途径,更是洞察别人的一种重要方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认知风格不一样,就不要把别人的策略和行为照搬到自己的学习或教学活动之中。对此,可以参考Riding等人(1997)研发的认知风格分析(CSA)测验。
第二,根据每一种风格对信息特点的偏好,来选择最合适的呈现方式,以达到最佳学习或教学效果。Riding(2003)提出,四种典型性认知风格都有自己基本性的材料呈现偏好(如图2),可以推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16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