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12年第7期
编号:12239150
社会期望决定性别角色

     〔关键词〕社会期望;性别角色;影响因素

    一、引言

    在你的心目中,理想的男性和女性是怎样的呢?提到男性难免会有下列描述:事业心、进取心和独立性,行为粗犷豪爽,敢于竞争,即具有“男性气质”;而女性则应富同情心和敏感性,善于理家和哺育子女,对人温柔体贴,举止文雅娴静,即具有“女性气质”。虽然现在男女平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可是这种对不同性别的要求与期望仍然是主流观点。凡其行为模式与所期望的性别角色一致,便会受到社会的接纳和赞许;否则,会遭到周围人群的冷讽热嘲或排斥。

    很多年轻的父母在孩子未出世前甚至打算要孩子的时候,就期盼孩子的性别是自己喜爱的。当孩子出生后,有些父母可能又在不自觉当中以自己的性别偏爱,有意无意地将错误性别角色信息传递给孩子,这可能会带给孩子心灵的扭曲和伤害。为什么男性与女性这种不同的行为期望会一直传承?为什么父母的行为又会影响儿童的性别发展?

    在心理学中,性别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生理概念。性别是儿童自我概念的一个基本方面,性别有“生理性别”(sex) 和“社会性别”(gender) 之分。前者指男性和女性生理特征上的差别,后者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建构下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群体特征和行为的方式。个体根据社会的期望,形成选择的性别角色(gender role)。上文描述的“男性气质”“女性气质”就是性别角色选择的结果。显然儿童在出生时就已经确定了性别,但是性别角色受后天因素的影响。下面两个研究揭示了性别角色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会给上面的两个问题一些解答。

    二、实验介绍

    实验一:性别角色行为影响实验

    1. 实验目的

    研究性别角色行为对儿童的影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29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