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疗法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1)
〔摘要〕叙事疗法是一种在家庭治疗和社会建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心理治疗方法。本文主要论述了叙事疗法的理论基础、理论假设和基本技术,探讨了将叙事疗法引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并从课程的视角出发,详细阐述了叙事疗法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叙事疗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22-0007-04
叙事疗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在家庭治疗和社会建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心理治疗方法,认为“问题才是问题,人不是问题”,这种把人和问题分开的积极的心理治疗理论与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主要功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相契合。把叙事视野引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内容运作、途径、方法上由封闭变得相对开放,由抽象的理论回归鲜活的个体生命,由教师填鸭式的灌输走向师生间真心的交流对话,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可以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叙事疗法的理论基础与假设
1. 叙事疗法的理论基础
后现代主义:叙事疗法的盛行与当代哲学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分不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78 字符。
闄愪簬鏈嶅姟鍣ㄥ帇鍔涳紝缃戠珯閮ㄥ垎淇℃伅鍙緵鐖卞績浼氬憳鎴栨湁涓€瀹氱Н鍒嗙殑娉ㄥ唽浼氬憳娴佽銆�
姝�淇℃伅闇€瑕� 1 绉垎锛堝厤璐规敞鍐岀櫥褰曞悗姣忓ぉ鍙互棰嗗彇10涓Н鍒�锛夈€�
淇℃伅浠呬緵鍙傝€冿紝涓嶆瀯鎴愪换浣曚箣寤鸿銆佹帹鑽愭垨鎸囧紩銆傛枃绔犵増鏉冨睘浜庡師钁椾綔鏉冧汉锛岃嫢鎮ㄨ涓烘鏂囦笉瀹滆鏀跺綍渚涘ぇ瀹跺厤璐归槄璇伙紝璇烽偖浠舵垨鐢佃瘽閫氱煡鎴戜滑锛屾垜浠敹鍒伴€氱煡鍚庯紝浼氱珛鍗冲皢鎮ㄧ殑浣滃搧浠庢湰缃戠珯鍒犻櫎銆�
寰俊鏂囩珷
鍏虫敞鐧炬媷
璇勮鍑犲彞
鎼滅储鏇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