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医管局信息化建设成功经验
香港医管局首席信息官Andre Greyling在院长论坛上介绍了香港的医疗体系、香港医管局、以及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改善;同时介绍了信息系统的演变、成效和管理,最后与参会者分享了香港医管局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香港目前拥有700万人口,医疗机构分为公立和私营两种体系,在数量上基本是5:5。香港的公立医疗机构承担着全香港79%的住院患者和29%的门诊患者,在资金上受到香港政府的支持。而私营医疗机构由私人机构运作,承担着21%的住院患者和71%的门诊患者,费用由病人自理。香港医疗服务的总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4.7%,其中公立医疗机构大约为2.2%,而私营医疗机构大约为2.5%,这个比例相对于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还比较小。但由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使香港医疗支出在过去几年中不断下降。
港医院管理局(HA)成立于1990年,负责管理香港所有的公立医院和诊所。其中包括41家医院、48家专科诊所和74家全科诊所,病床总数超过27100张,员工总数57000人。年出院患者130万人次,急诊量210万人次、专科门诊800万人次,初级保健门诊520万人次。2009~2010香港用于医疗的投入超过330亿港元。
, http://www.100md.com
香港医管局的信息系统
与内地一样,香港的医院也是人满为患。医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专业领域,需要不同的医生协同工作,不同的专业知识和众多的信息。而手工作业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免产生错误。为了整合流程,提高效率,减少医疗错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香港医管局决定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建设医疗信息系统。
香港医管局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990年,开始自主开发第一个信息系统“Green fields”。这个系统当初还很初级,很多工作还是手工化进行,因此从1992起开始建立集中的、标准化信息系统。之后,病人管理系统、药品系统、检验结果查询系统和放射信息系统陆续建成。Andre Greyling先生说:“我相信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很早就开始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且很早就开始建立相应的系统。这些系统的建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也得到政府的肯定和支持”。1995年,HA开始建设以临床文档和电子医嘱为主的临床管理信息系统(Clinical Management System);2000开始建设电子病历系统;2004年开始建立医学影像共享系统;2006年开始实施公私营医疗机构合作电子病历互联计划;2009年开始实施香港电子健康计划 (HK e-Healthcare)。
, 百拇医药
现在,HA的系统已经非常庞大和复杂,所有的人都被这个信息系统联结在一起,所有的文档、影像、检验检查结果、药物、费用以及耗材物品等信息都被整合在这个平台上。这个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所有的数据都在每天变化,不断增长。到目前为止,HA依然保存着1991年的医疗数据,这些数据对于政府的政策以及医疗决策的制定起到了强大的支持作用。同时,HA也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控,以保证数据使用的安全性。
香港医管局临床管理系统
医管局的临床管理信息系统(CMS)是一个三层架构的信息整合平台,包括技术基础架构层、数据交换层和信息应用层。它可以和所有医疗系统整合,为所有医院、科室、诊所和医生提供支持。HA为所属医院的全部病人都建立了电子病历(ePR)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可以实现治疗记录、用药记录、医学影像、检验检查报告、过敏史、出院小结等所有医疗信息的全香港共享。任何医生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患者的相关信息,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判断和诊治。CMS的应用不仅仅提高了信息准确性,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增加患者与医生之间以及医生与医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大大改善了医患关系。
, http://www.100md.com
医管局建立的患者身份识别系统——香港患者主索引(HKPMI)非常独特。它以香港居民身份证号码作为患者管理的唯一识别标识,HA所属的全部医院和诊所的门诊预约、住院、出院以及信息查询必须全部使用HKPMI。由于HKPMI涉及姓名、身份证号、住址、联系方式等非常敏感的个人信息,开始推行得不很顺利。但是,通过HKPMI能够让医生很便捷地找到病人本人和诊疗记录,特别是在突发医疗卫生事件中就显得非常重要。到目前为止,香港医管局建立的患者主索引已经有800万人的记录。
2006年开始实施的公私营医疗机构合作电子病历互联计划,以HA临床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整合私立医疗机构的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不仅使私立医院的医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调阅患者在公立医院的相关信息,减少错误,节省患者重复开支。更重要的,是使香港的公立和私立医疗体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同时,通过互联互通,可以为私立机构提供最佳的临床决策支持,提高诊断准确性,加强对于患者和疾病管理。公私营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互联计划的实施,还可以强化政府的疾病监测,为政府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 百拇医药
信息系统的应用给HA带来的益处
随着医管局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医生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处理一个病人的时间大大缩短。在世界范围内,医生处置一个成年门诊患者的平均时间一般要20分钟,而目前香港只需要7分钟。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医生的工作效率提升了2/3,这些节省的时间可以使医生处置更多的患者,有利于看病难问题的解决。临床决策系统不仅将医生所需的全部信息都呈现在电脑上,医护人员不必浪费时间到处寻找有用的信息,同时,系统还具备提示和警告功能,患者的过敏史、药物的配伍禁忌等危险因素可以自动提示。患者身份识别腕带和二维条码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医疗错误的产生。一个案例显示,某医院的检验科在使用条码前,发生139起患者、检验项目或标本识别错误,而使用条码系统后,降低为2起。信息系统的应用,降低了错误的发生,确保了患者就诊安全,也提高了对患者的诊疗质量。
香港医管局信息系统的成功是众多信息技术人员、临床医护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共同合作的结晶,HA的拥有一支超过700人的强大团队。同时,由160位医生和100位医疗工作者组成顾问委员会,全面参与系统的设计与升级,只有全体人员的参与,才能保证IT系统和临床业务紧密结合。
, 百拇医药
目前,香港医管局总共拥有29000台台式电脑,1270台服务器(3500颗CPU),4个大型数据中心、15个医院数据中心,总存储量640TB。信息化建设总投入近7亿港元,约占医管局总投入的2%。这个资金支出比例相对比较低,这表明HA信息系统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的。在信息化建设中对于投资的监管非常重要,这样有助于做出更好的决策。
多年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项目不容易获得成功,因为利益相关者没有真正拥有系统。而临床医务人员的参与度不够的项目,在推广应用上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要想使一个医疗系统成功地建立和运用,必须努力促使有足够多的医务人员参与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投入不足的项目将很难产生应有的作用和效益。对套装软件进行修改,既麻烦复杂,又可能会影响以后的升级和更新。就一个医院或医院集团来说,完全独立开发全部系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整个医疗信息系统本身非常复杂,而且也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经理对于整个项目的实施非常重要,必须有足够的相关经验,如果经验不足,整个项目就不会成功。很多医疗IT解决方案还不是很成熟,很多供应商的技术、经验以及支持力度还不是很强,在购买这些系统的时候必须小心,这一点非常重要。
, http://www.100md.com
与大家分享的建议
首先,一个良好有效的信息管理体系架构对于医疗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这个体系架构包括院长、项目经理、部门领导以及各个专业的医生。
要充分发挥医疗信息技术人员的作用,重视人才培养。既懂医疗和医院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跨领域人才,是临床医务人员和IT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制定信息化建设战略规划。要确定明确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优先建设次序,同时目标要有针对性。信息化建设目标一定要与医院业务发展目标相匹配。
建立一个成功的应用案例。它可以获得最终用户的承诺,推进变革,取得更好的利益。
采用和实施国际通用标准。它可以降低复杂性和成本,更好地实现系统的整合和交互。
建立一个完整的、企业级的组织架构和路线图。更好地促进各方的沟通、更好地引导投资和资源分配。
雇佣有经验的咨询公司或项目经理,并且建立相应的项目实施机构。协助更好地完成工作,实现目标和战略。
Andre Greyling最后表示,信息技术本身不会带来价值,只有信息技术和业务相配合才能产生效益。这两方面的配合反过来也能够促进双方更好地发展。要鼓励临床医护人员付出耐心,积极参与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在项目的规划、设计、开发、实施和应用过程中,临床人员要和技术人员紧密协作,同时要有很强的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投资更加物有所值。, http://www.100md.com
香港目前拥有700万人口,医疗机构分为公立和私营两种体系,在数量上基本是5:5。香港的公立医疗机构承担着全香港79%的住院患者和29%的门诊患者,在资金上受到香港政府的支持。而私营医疗机构由私人机构运作,承担着21%的住院患者和71%的门诊患者,费用由病人自理。香港医疗服务的总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4.7%,其中公立医疗机构大约为2.2%,而私营医疗机构大约为2.5%,这个比例相对于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还比较小。但由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使香港医疗支出在过去几年中不断下降。
港医院管理局(HA)成立于1990年,负责管理香港所有的公立医院和诊所。其中包括41家医院、48家专科诊所和74家全科诊所,病床总数超过27100张,员工总数57000人。年出院患者130万人次,急诊量210万人次、专科门诊800万人次,初级保健门诊520万人次。2009~2010香港用于医疗的投入超过330亿港元。
, http://www.100md.com
香港医管局的信息系统
与内地一样,香港的医院也是人满为患。医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专业领域,需要不同的医生协同工作,不同的专业知识和众多的信息。而手工作业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免产生错误。为了整合流程,提高效率,减少医疗错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香港医管局决定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建设医疗信息系统。
香港医管局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990年,开始自主开发第一个信息系统“Green fields”。这个系统当初还很初级,很多工作还是手工化进行,因此从1992起开始建立集中的、标准化信息系统。之后,病人管理系统、药品系统、检验结果查询系统和放射信息系统陆续建成。Andre Greyling先生说:“我相信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很早就开始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且很早就开始建立相应的系统。这些系统的建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也得到政府的肯定和支持”。1995年,HA开始建设以临床文档和电子医嘱为主的临床管理信息系统(Clinical Management System);2000开始建设电子病历系统;2004年开始建立医学影像共享系统;2006年开始实施公私营医疗机构合作电子病历互联计划;2009年开始实施香港电子健康计划 (HK e-Healthcare)。
, 百拇医药
现在,HA的系统已经非常庞大和复杂,所有的人都被这个信息系统联结在一起,所有的文档、影像、检验检查结果、药物、费用以及耗材物品等信息都被整合在这个平台上。这个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所有的数据都在每天变化,不断增长。到目前为止,HA依然保存着1991年的医疗数据,这些数据对于政府的政策以及医疗决策的制定起到了强大的支持作用。同时,HA也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控,以保证数据使用的安全性。
香港医管局临床管理系统
医管局的临床管理信息系统(CMS)是一个三层架构的信息整合平台,包括技术基础架构层、数据交换层和信息应用层。它可以和所有医疗系统整合,为所有医院、科室、诊所和医生提供支持。HA为所属医院的全部病人都建立了电子病历(ePR)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可以实现治疗记录、用药记录、医学影像、检验检查报告、过敏史、出院小结等所有医疗信息的全香港共享。任何医生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患者的相关信息,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判断和诊治。CMS的应用不仅仅提高了信息准确性,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增加患者与医生之间以及医生与医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大大改善了医患关系。
, http://www.100md.com
医管局建立的患者身份识别系统——香港患者主索引(HKPMI)非常独特。它以香港居民身份证号码作为患者管理的唯一识别标识,HA所属的全部医院和诊所的门诊预约、住院、出院以及信息查询必须全部使用HKPMI。由于HKPMI涉及姓名、身份证号、住址、联系方式等非常敏感的个人信息,开始推行得不很顺利。但是,通过HKPMI能够让医生很便捷地找到病人本人和诊疗记录,特别是在突发医疗卫生事件中就显得非常重要。到目前为止,香港医管局建立的患者主索引已经有800万人的记录。
2006年开始实施的公私营医疗机构合作电子病历互联计划,以HA临床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整合私立医疗机构的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不仅使私立医院的医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调阅患者在公立医院的相关信息,减少错误,节省患者重复开支。更重要的,是使香港的公立和私立医疗体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同时,通过互联互通,可以为私立机构提供最佳的临床决策支持,提高诊断准确性,加强对于患者和疾病管理。公私营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互联计划的实施,还可以强化政府的疾病监测,为政府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 百拇医药
信息系统的应用给HA带来的益处
随着医管局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医生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处理一个病人的时间大大缩短。在世界范围内,医生处置一个成年门诊患者的平均时间一般要20分钟,而目前香港只需要7分钟。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医生的工作效率提升了2/3,这些节省的时间可以使医生处置更多的患者,有利于看病难问题的解决。临床决策系统不仅将医生所需的全部信息都呈现在电脑上,医护人员不必浪费时间到处寻找有用的信息,同时,系统还具备提示和警告功能,患者的过敏史、药物的配伍禁忌等危险因素可以自动提示。患者身份识别腕带和二维条码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医疗错误的产生。一个案例显示,某医院的检验科在使用条码前,发生139起患者、检验项目或标本识别错误,而使用条码系统后,降低为2起。信息系统的应用,降低了错误的发生,确保了患者就诊安全,也提高了对患者的诊疗质量。
香港医管局信息系统的成功是众多信息技术人员、临床医护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共同合作的结晶,HA的拥有一支超过700人的强大团队。同时,由160位医生和100位医疗工作者组成顾问委员会,全面参与系统的设计与升级,只有全体人员的参与,才能保证IT系统和临床业务紧密结合。
, 百拇医药
目前,香港医管局总共拥有29000台台式电脑,1270台服务器(3500颗CPU),4个大型数据中心、15个医院数据中心,总存储量640TB。信息化建设总投入近7亿港元,约占医管局总投入的2%。这个资金支出比例相对比较低,这表明HA信息系统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的。在信息化建设中对于投资的监管非常重要,这样有助于做出更好的决策。
多年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项目不容易获得成功,因为利益相关者没有真正拥有系统。而临床医务人员的参与度不够的项目,在推广应用上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要想使一个医疗系统成功地建立和运用,必须努力促使有足够多的医务人员参与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投入不足的项目将很难产生应有的作用和效益。对套装软件进行修改,既麻烦复杂,又可能会影响以后的升级和更新。就一个医院或医院集团来说,完全独立开发全部系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整个医疗信息系统本身非常复杂,而且也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经理对于整个项目的实施非常重要,必须有足够的相关经验,如果经验不足,整个项目就不会成功。很多医疗IT解决方案还不是很成熟,很多供应商的技术、经验以及支持力度还不是很强,在购买这些系统的时候必须小心,这一点非常重要。
, http://www.100md.com
与大家分享的建议
首先,一个良好有效的信息管理体系架构对于医疗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这个体系架构包括院长、项目经理、部门领导以及各个专业的医生。
要充分发挥医疗信息技术人员的作用,重视人才培养。既懂医疗和医院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跨领域人才,是临床医务人员和IT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制定信息化建设战略规划。要确定明确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优先建设次序,同时目标要有针对性。信息化建设目标一定要与医院业务发展目标相匹配。
建立一个成功的应用案例。它可以获得最终用户的承诺,推进变革,取得更好的利益。
采用和实施国际通用标准。它可以降低复杂性和成本,更好地实现系统的整合和交互。
建立一个完整的、企业级的组织架构和路线图。更好地促进各方的沟通、更好地引导投资和资源分配。
雇佣有经验的咨询公司或项目经理,并且建立相应的项目实施机构。协助更好地完成工作,实现目标和战略。
Andre Greyling最后表示,信息技术本身不会带来价值,只有信息技术和业务相配合才能产生效益。这两方面的配合反过来也能够促进双方更好地发展。要鼓励临床医护人员付出耐心,积极参与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在项目的规划、设计、开发、实施和应用过程中,临床人员要和技术人员紧密协作,同时要有很强的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投资更加物有所值。,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