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信息界·e医疗》 > 2011年第7期
编号:12109306
从“虚拟人”到“数字医学”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中国信息界·e医疗》 2011年第7期
     大脑是人体最为重要的生命器官,人体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大脑深度的核团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大脑核团的具体形态与结构一直是一个谜。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虚拟人”技术将这些大脑核团准确标识出来,为临床医学家提供更为精确的三维图谱。

    人体三维模型建立的精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虚拟人”数据集的应用价值。血管模型的精确重建为将来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李华博士的小组还进行了另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尝试对人体最为复杂的神经组织进行重建。从2003年虚拟人女一号数据集采集完成以来,经过近一年多的努力,基本完成了人体标本大部分器官组织的重建工作。

    数字医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虚拟人”能做什么?究竟有什么用?成为大家日益关心的问题。

    近百年来尽管人类医疗手段在不断更新,但是针对人体重要器官的手术风险依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医生一直致力于建立更为有效地模拟手术平台,训练临床医生便捷的获得手术经验。“虚拟人”技术的出现有助于这个梦想成为现实。它给全球的医学工作者在改变现有手术训练模式方面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眼睛是人身上最为脆弱的器官之一,长期以来眼科手术的复杂性以及高危险性,一直是令临床医生头疼的问题。一名眼科医生在走上手术台之前至少要经过50次手术训练。医学上一直在探索一种能够低成本、耗时短、有效的手术培训方式。

    针对眼科医生在手术训练方面遇到的困难,厦门大学计算机系王博亮教授尝试建立人体眼球单个器官的模型。在他的实验中,眼球的切削精度达到了20μm的细胞级别。为了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紧密结合临床,王博亮找到了眼科手术专家吴医师作为合作伙伴,共同研究虚拟眼球在临床上应用的可能性。他们的目标是建造一只能模拟人类眼睛的各种生理机能的虚拟眼球。它不仅能够帮助眼科医生进行手术训练,还帮助眼科专家揭示人类眼科疾病的发生机理。

    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加入“虚拟人”技术研究领域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5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