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医疗保健 > 糖尿病之友 > 2007年 > 第1期
编号:11364767
避免截肢,请用心呵护双足(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1日 《糖尿病之友》
     血糖监测。

    在血糖控制的同时还要限制蛋白的摄入,同时服用α-酮酸一氨基酸制剂,该药可使尿素氮生成率及尿素氮下降。可延缓肾衰进程。服法:口服6~12克/日。有高钙血症时禁用。同时还要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肾性贫血和骨病的治疗。

    透析治疗

    (1)早期可用肠透析治疗,利用大黄等中药保留灌肠后排出。

    (2)连续可移动式腹膜透析(CAPD)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操作过程,它以腹膜为半透膜,患者可以在家中治疗,可用于中期肾功能不全患者,但腹膜透析容易发生腹膜炎。

    (3)对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的患者,要尽早采用血液透析。

    肾脏移植

, http://www.100md.com     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改善肾功能的最终选择只有血液透析和肾脏移植,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移植的总生存率为75%,但移植成功的肾脏在长期高血糖状态下,可能再度发生糖尿病肾病。

    (编辑/钟卉)

    眼神清晰,生活就会清新——糖尿病合并眼病的药物治疗

    杨立勇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即糖尿病眼病,主要包括角膜溃疡、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病变、运动神经麻痹等,可引起视力下降,严重者导致失明。糖尿病患者发生失明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25倍,所以糖尿病患者对眼病的治疗一定要重视。糖尿病眼病最常见的是视网膜病变和白内障,本文主要介绍这两种病变的基本概念和治疗方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糖尿病的病程、代谢异常、高血压、肾脏病变、肥胖、怀孕、吸烟、贫血等,并以微血管渗漏和微血管阻塞为特征。
, 百拇医药
    1.单纯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称非增生性)常见的损害有微动脉瘤、出血、水肿、软性及硬性渗出,以及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等。主要治疗方法有:①目前尚无有效或特异的药物能够阻止或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单纯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主要是治疗全身性疾病,包括控制血糖、血脂、血压、肾病,避免吸烟等。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培哚普利等有防治作用;能改善血液粘滞度并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导升明、胰激肽原酶、维生素C等,有助于缓解视网膜缺氧;调脂药物治疗也有助于改变视网膜的状态。③上皮细胞增殖抑制剂(如整合素抗体)、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如索比尼尔)、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剂(如氨基胍、维生素B6)、自由基清除剂(如维生素E)等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近年来,应用蛋白激酶c-β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生长抑素类似物、皮质醇类药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取得一定进展。此外,中医辨证治疗也有一定效果。④患者应注意定期检查眼底,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如出现黄斑水肿,需做激光治疗。

, 百拇医药     2.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常见损害有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脱离、出血等。非手术治疗措施同上述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即积极施行全身治疗以便控制糖尿病病情,同时选用单纯背景型使用的药物以便缓解眼部病变的进展。局部治疗首选方案为激光光凝治疗,尤其是全网膜光凝治疗。对玻璃体反复出血、有活动性新生血管病变者也可选用冷凝治疗。对已经发生玻璃体积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病例,玻璃体手术是目前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用药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药物对全身的情况。并发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如出现明显氮质血症或高血钾时,应慎用或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同时,因其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情况,妊娠糖尿病患者也不宜使用此类药物。有出血倾向或消化道溃疡的患者应慎用阿斯匹林;有明显肝功能异常的病人要慎用或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有明显浮肿或心衰的患者不宜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罗格列酮等)。

, 百拇医药     白内障的鞘物治疗

    白内障是指晶状体蛋白质发生改变,导致晶状体混浊、视力下降。糖尿病患者发生的白内障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典型的糖尿病性白内障,另一类为亦见于非糖尿病的人群中的一般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多发生在青少年,进展较快。发生于成年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性质大多数仍属于老年性白内障,不过比一般老年性白内障起病早、进展快。

    白内障的治疗是全身治疗,控制代谢异常是治疗白内障的基础措施。目前还没有任何药物可以使混浊的晶状体再变为透明。最好的方法是当白内障成熟或接近成熟时,在控制好糖尿病的前提下,选用白内障摘除术或超声乳化方法来治疗。

    (编辑/钟卉)

    [ 上 页 ], http://www.100md.com(于德民 高 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