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影响了生长发育,怎样治疗才能长高?等(1)
Q糖尿病影响了生长发育,怎样治疗才能长高
我今年20岁,得糖尿病已经11年了。我在治疗中走过不少弯路,发育不良导致身高只有1.43米(自从安装了胰岛素泵才长高的,以前只有1.30米)。我从报纸上看到男生到了19岁就停止发育了。所以,我很自卑和忧郁。我想向专家请教:有什么办法可以增高?我们当地医生说可以注射生长激素,可是我听说有不良反应。请专家帮我解决一下我生长发育的问题。
江苏 沈某
答:你患糖尿病已11年,即9岁时患了糖尿病。患糖尿病的儿童如果把血糖控制好是不影响长高的。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有二百多名儿童糖尿病患者,仅有极少数由于血糖控制不理想,身材偏矮,大部分男孩身高均在1.65米以上。你的身材偏矮,估计是由于你处在生长发育期时血糖没有控制好。
当然,影响你身高的因素除糖尿病以外,还与你的青春期发育是否过早(性早熟)、父母身高或伴有生长激素缺乏等均有关。如果你已发育且骨龄已达17岁以上,说明你的骨骺已闭合,一般不会再长高了。骨骺已闭合是不能用生长激素的,而且生长激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不能轻易用生长激素。
, 百拇医药
那么,还有什么办法让你增高呢?等你完成学业可考虑做骨延长术,一般一年可长高8~10厘米,但是这种手术也有一定风险。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科 沈水仙)
Q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面有什么特色?
我母亲患糖尿病多年,最近一次体检中查出她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她很紧张,总怕失明给儿女添麻烦,我们也很担心她的身体状况。不知平时在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另外,中医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方面有什么特色吗?
北京 叶某
答: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
中医药具有活血祛瘀、利水降压、通络开窍、泄浊明目的功效,中药还可以软化血管,恢复血管弹性,避免反复出血。有些中药不仅可以控制糖尿病所致眼底出血,而且对高血压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性以及外伤性眼底出血皆有疗效。其功效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①尽快吸收已出之血,防止其转化为机化物;②将眼底的陈旧性出血、硬性及软性渗出物、大量的血管瘤、新生血管以及玻璃体内混浊物予以溶解,并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吸收、代谢,减轻内压;③一方面给予营养物质以滋养,另一方面祛瘀生新,改善和修复受损伤的组织,促其恢复到良好的生理状态,保护了受损视网膜,真正达到防止其反复出血的功效,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得到较大程度地缓解和改善。
, 百拇医药
(北京协和医院 方京徽)
Q体重增加与服用太罗有关吗?
我今年70岁,半年前开始服用“太罗”降糖。现在体重由原来的60千克增至65千克(饮食控制与服药前没有改变)。请问体重增长与服用“太罗”有关吗?我应该继续服用还是减量?
上海 邹某
答:“太罗”通用药品名是“罗格列酮钠”,它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主要作用是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当血糖控制较好时,由于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了,胰岛素促进合成代谢的作用也增强,所以体重会增加。由于不知道您的身高,无法通过标准体重计算您是否超重。若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可继续服用原剂量,若超重则应减量。
(北京石景山医院内分泌科 郭仕林)
, 百拇医药
Q血糖波动与出水痘有关吗?
我女儿去年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血糖一直控制得不错。但是躐出水痘,血糖变得很不稳定,请问这和出水痘有关吗?应该怎么办呢?
浙江 徐某
答:在正常人体内存在着对血糖的调节机制,使血糖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这种调节机制主要是由激素来完成的。它们分为两组,~组负责降血糖,一组负责升血糖。降血糖的物质主要是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也有一定程度的胰岛素样降血糖作用。升血糖的物质很多,具代表性的有: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类激素、甲状腺素、泌乳素等,我们也将这类激素称为“应激激素”。水痘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当机体处于这种状态时,我们称之为“应激状态”,相同的情况还常见于感冒、发烧、手术、外伤等。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各种升糖激素会明显地升高,1型糖尿病患者因为胰岛素分泌的绝对缺乏,降血糖能力很差,从而导致血糖的波动。临床处理的方法有:①积极处理原发病的临床症状,如发热、皮肤病变等;②加强血糖的监测,以确保不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③加强胰岛素治疗剂量和治疗模式的调整,尽可能维持血糖值平稳,如果血糖波动非常大,可以暂时改变胰岛素注射的次数,甚至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待应激状态缓解后,视血糖情况恢复既往的治疗模式和剂量。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 卞茸文)
, 百拇医药
Q血糖波动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吗?
我今年33岁,患糖尿病5年了。现在想要孩子,但是糖尿病控制得不理想,血糖时高时低。请问专家血糖波动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吗?我应该怎么办?
山东 于某
答:对患有糖尿病的妇女来说,糖尿病本身所导致的代谢紊乱会在孕后进一步加剧,而妊娠本身所产生的机体变化,也会使糖尿病的控制变得比较困难。糖尿病妇女在受孕后,对于胎儿的影响与母亲在孕前至整个孕期的代谢状况密切相关,更与并发血管病变的程度相关。代谢控制差和有微血管病变的孕妇,围新生儿的情况就差,可能出现先天性畸形、自然流产和早产、死胎、新生儿低血糖等。
因此,在准备受孕前,应该做好以下几件事:①严格控制血糖,强化治疗,使之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如果血糖波动非常大,不易平稳,可以考虑应用胰岛素泵;②糖尿病控制良好方可受孕,同时改口服降糖药为胰岛素治疗;③全面评价有无血管并发症,权衡对母亲和胎儿的影响并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④学会自我血糖监测技术和胰岛素注射技术,了解低血糖的症状和防治措施等;⑤了解受孕表现,及早明确受孕诊断,若无特殊指征,孕早期不作超声波检查。
, 百拇医药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 卞茸文)
Q血糖控制良好,还用胰岛素治疗吗?
我患糖尿病13年,高血压病20年,并发有视网膜病变,已进行了激光治疗,现视力尚可。目前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良好。请问专家我这种情况需要胰岛素治疗吗?
河南 李某
答:根据您的病情,目前已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虽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良好,但已属于应用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胰岛素的临床应用可使糖尿病的并发症减少,这一点已为广大医师认可。但是,有临床试验发现,对有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的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只是暂时和表面的,相反,可能会因长期的胰岛素积蓄而导致代谢紊乱,促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加重。如果您经正规医院诊断排除上述情况,就应该采用
[ 下 页 ], 百拇医药(沈水仙等)
我今年20岁,得糖尿病已经11年了。我在治疗中走过不少弯路,发育不良导致身高只有1.43米(自从安装了胰岛素泵才长高的,以前只有1.30米)。我从报纸上看到男生到了19岁就停止发育了。所以,我很自卑和忧郁。我想向专家请教:有什么办法可以增高?我们当地医生说可以注射生长激素,可是我听说有不良反应。请专家帮我解决一下我生长发育的问题。
江苏 沈某
答:你患糖尿病已11年,即9岁时患了糖尿病。患糖尿病的儿童如果把血糖控制好是不影响长高的。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有二百多名儿童糖尿病患者,仅有极少数由于血糖控制不理想,身材偏矮,大部分男孩身高均在1.65米以上。你的身材偏矮,估计是由于你处在生长发育期时血糖没有控制好。
当然,影响你身高的因素除糖尿病以外,还与你的青春期发育是否过早(性早熟)、父母身高或伴有生长激素缺乏等均有关。如果你已发育且骨龄已达17岁以上,说明你的骨骺已闭合,一般不会再长高了。骨骺已闭合是不能用生长激素的,而且生长激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不能轻易用生长激素。
, 百拇医药
那么,还有什么办法让你增高呢?等你完成学业可考虑做骨延长术,一般一年可长高8~10厘米,但是这种手术也有一定风险。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科 沈水仙)
Q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面有什么特色?
我母亲患糖尿病多年,最近一次体检中查出她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她很紧张,总怕失明给儿女添麻烦,我们也很担心她的身体状况。不知平时在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另外,中医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方面有什么特色吗?
北京 叶某
答: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
中医药具有活血祛瘀、利水降压、通络开窍、泄浊明目的功效,中药还可以软化血管,恢复血管弹性,避免反复出血。有些中药不仅可以控制糖尿病所致眼底出血,而且对高血压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性以及外伤性眼底出血皆有疗效。其功效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①尽快吸收已出之血,防止其转化为机化物;②将眼底的陈旧性出血、硬性及软性渗出物、大量的血管瘤、新生血管以及玻璃体内混浊物予以溶解,并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吸收、代谢,减轻内压;③一方面给予营养物质以滋养,另一方面祛瘀生新,改善和修复受损伤的组织,促其恢复到良好的生理状态,保护了受损视网膜,真正达到防止其反复出血的功效,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得到较大程度地缓解和改善。
, 百拇医药
(北京协和医院 方京徽)
Q体重增加与服用太罗有关吗?
我今年70岁,半年前开始服用“太罗”降糖。现在体重由原来的60千克增至65千克(饮食控制与服药前没有改变)。请问体重增长与服用“太罗”有关吗?我应该继续服用还是减量?
上海 邹某
答:“太罗”通用药品名是“罗格列酮钠”,它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主要作用是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当血糖控制较好时,由于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了,胰岛素促进合成代谢的作用也增强,所以体重会增加。由于不知道您的身高,无法通过标准体重计算您是否超重。若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可继续服用原剂量,若超重则应减量。
(北京石景山医院内分泌科 郭仕林)
, 百拇医药
Q血糖波动与出水痘有关吗?
我女儿去年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血糖一直控制得不错。但是躐出水痘,血糖变得很不稳定,请问这和出水痘有关吗?应该怎么办呢?
浙江 徐某
答:在正常人体内存在着对血糖的调节机制,使血糖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这种调节机制主要是由激素来完成的。它们分为两组,~组负责降血糖,一组负责升血糖。降血糖的物质主要是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也有一定程度的胰岛素样降血糖作用。升血糖的物质很多,具代表性的有: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类激素、甲状腺素、泌乳素等,我们也将这类激素称为“应激激素”。水痘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当机体处于这种状态时,我们称之为“应激状态”,相同的情况还常见于感冒、发烧、手术、外伤等。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各种升糖激素会明显地升高,1型糖尿病患者因为胰岛素分泌的绝对缺乏,降血糖能力很差,从而导致血糖的波动。临床处理的方法有:①积极处理原发病的临床症状,如发热、皮肤病变等;②加强血糖的监测,以确保不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③加强胰岛素治疗剂量和治疗模式的调整,尽可能维持血糖值平稳,如果血糖波动非常大,可以暂时改变胰岛素注射的次数,甚至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待应激状态缓解后,视血糖情况恢复既往的治疗模式和剂量。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 卞茸文)
, 百拇医药
Q血糖波动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吗?
我今年33岁,患糖尿病5年了。现在想要孩子,但是糖尿病控制得不理想,血糖时高时低。请问专家血糖波动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吗?我应该怎么办?
山东 于某
答:对患有糖尿病的妇女来说,糖尿病本身所导致的代谢紊乱会在孕后进一步加剧,而妊娠本身所产生的机体变化,也会使糖尿病的控制变得比较困难。糖尿病妇女在受孕后,对于胎儿的影响与母亲在孕前至整个孕期的代谢状况密切相关,更与并发血管病变的程度相关。代谢控制差和有微血管病变的孕妇,围新生儿的情况就差,可能出现先天性畸形、自然流产和早产、死胎、新生儿低血糖等。
因此,在准备受孕前,应该做好以下几件事:①严格控制血糖,强化治疗,使之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如果血糖波动非常大,不易平稳,可以考虑应用胰岛素泵;②糖尿病控制良好方可受孕,同时改口服降糖药为胰岛素治疗;③全面评价有无血管并发症,权衡对母亲和胎儿的影响并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④学会自我血糖监测技术和胰岛素注射技术,了解低血糖的症状和防治措施等;⑤了解受孕表现,及早明确受孕诊断,若无特殊指征,孕早期不作超声波检查。
, 百拇医药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 卞茸文)
Q血糖控制良好,还用胰岛素治疗吗?
我患糖尿病13年,高血压病20年,并发有视网膜病变,已进行了激光治疗,现视力尚可。目前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良好。请问专家我这种情况需要胰岛素治疗吗?
河南 李某
答:根据您的病情,目前已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虽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良好,但已属于应用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胰岛素的临床应用可使糖尿病的并发症减少,这一点已为广大医师认可。但是,有临床试验发现,对有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的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只是暂时和表面的,相反,可能会因长期的胰岛素积蓄而导致代谢紊乱,促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加重。如果您经正规医院诊断排除上述情况,就应该采用
[ 下 页 ], 百拇医药(沈水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