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编号:12824736
“冰”类人格基础与糖尿病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日 糖尿病之友 2012年第8期
     调查发现,有接近40%糖尿病患者存在心理上的问题。他们不能面对得病的事实,很难排遣心中的苦闷,压抑和焦虑占据了整个身心。他们正在经历着疾病的痛苦折磨、心灵的“生存危机”。本刊特邀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心理团队,为患者解读各种心理问题。

    我喜欢生活上的井井有条,如每个杯子摆放的位置,摆放成什么角度。别人都说我做事情过于追求完美。但是在生活上,我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理想的方式,我认为这是对生活的一种热情。

    上个月的一次体检,医生说我患上2型糖尿病。这件事情对我的打击很大,每天沉浸在恐惧和担忧之中。患病之后,我潜心研究糖尿病,做任何事情都以糖尿病为中心。我从书中得知,糖尿病要严格控制饮食、多运动。为了控制好疾病,我严格要求自己,每餐只吃几根蔬菜、几片水果。有时饿得头晕、心慌也坚持运动锻炼。三个月下来,去医院复诊时医生说我的病情控制得不理想,诊断为经常性的低血糖。自那以后,我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面对接下来的生活,每天精神乏力,失眠,甚至出现厌食的情况。
, 百拇医药
    “冰”类人的极端思维

    在我们身边,存在一种“冰”类性格的人,就如本案例中的主人公。“冰”类人以《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为代表,这类人的性格内向,多愁善感,遇事不愿意向别人诉说,追求完美,缺少变通和灵活性,故经不起刺激和压力。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容易遭受失眠、厌食、体重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乏力等问题的困扰。

    “冰”类人的这种不良心理状态,往往会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疗效造成负面影响:一方面,焦虑、沮丧、抑郁的心理状态会加重糖尿病,引发各种并发症;另一方面,糖尿病又可加重患者心理障碍。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在心理学研究里,这种心理发展方向我们称之为极端思维。具备这样思维素质的人,内心如孩童般的极端状态。遇事容易内归因,埋怨自己,自责内疚,情绪堆积在内心无法释放。

    “以点盖面”的极端人格特质
, 百拇医药
    在本案例中,从这位老人的极端思维及做法可以看出,她属于“以点概面”的极端人格特质。老人在被诊断为糖尿病后,严格控制饮食,对疾病过度关注,导致情绪过于焦虑和紧张。虽然凡事以糖尿病为中心,但由于忽略了关于糖尿病的科学治疗措施和合理饮食安排,从而导致低血糖频发、营养不良和精神萎靡等。

    事实上,我们知道糖尿病只是心理内部活动的一个“点”,而患者却因为这个“点”的存在,而影响了生命的“面”。

    案例中的老人应学着接受糖尿病这个“点”已经来到我们的内心,与“点”和平、科学地相处,正视“点”的来临,同时还应知晓生命的“面”的存在,让“面”更为宽广。“点”和“面”同时存在,才能达到心理状态和情绪更加稳定,同时,对糖尿病的稳定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认识糖尿病

    作为糖尿病的易感人群——中老年人,应当认识到各种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可能危害。把控制不良情绪,作为预防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已经患上糖尿病者,平时应在控制饮食、接受药物治疗以及适量运动的基础上,忌怒、戒愤、远忧、不急不躁、以乐为本,注意保持良好心态和稳定的情绪。这些都对控制糖尿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和争取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杨洁)

    专家简介

    闵宝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全国神经心理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认知障碍专家委员。目前带领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心理团队,将心理知识应用于临床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心理个案经验,帮助众多有心理疾病的患者缓解各种身心疾患、人际纷扰和亲子教育等困惑。, 百拇医药(周湘 闵宝权)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