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6年第2期
编号:11265684
智力开发的基本理念与实践(3)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2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06年第2期
     1.7 环境重组开发模式

    环境重组开发观点认为智力是适应环境的主要机制,环境会对适应机制提出不同的挑战和机遇,要求复杂程度和方式不同的智力活动,其结果导致了智力水平和典型智力活动方式差异,通过改变环境以及对智力认识也可以提高智力。其理念与对环境对智力功能的影响、智力跨文化研究以及朴素智力观念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对Flynn Effect的研究表明:改善环境有助于提高智力功能水平,Howard对120年的国际象棋发展研究表明:国际象棋能力水平提高与环境不断改善联系紧密[38],Blair认为该效应与儿童个体的早期教育的提前有关,数学教育环境和正规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神经系统的发育,从而提高智力功能水平[39];对智力的跨文化、朴素智力观的研究发现,不同生态环境压力可产生了相异的生产生活方式,结果导致智力操作和对聪明的看法的差异,陈中永、郑雪对中国多民族的认知方式和智力的朴素观念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也说明了环境与智力之间的复杂关系[40]

    环境重组模式一方面是通过直接改变环境特征来实现,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改变个体与环境的关系状态来实现环境的塑造,前者是通过提供更有利于个体的环境刺激来实现智力开发,本质上属于自上而下的数据驱动加工来实现,后一种是通过改变个体对环境的认识来改变个体对环境行为反应进而影响个体智力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