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6年第2期
编号:11265673
MBTI人格类型量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2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06年第2期
     2 MBTI的理论研究

    2.1 信度、效度、常模资料

    从文献上看,MBTI信度、效度都很高。M版测试的分半信度在0.89~0.94之间,a系数达到0.88~0.94,重测信度在0.91~0.94。MBTI手册上列出了该量表与16PF,CPI,NEO等量表的相关研究结果[1]。相关研究显示,成人样本(N=2859)在E/I,T/F两维度上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而S/N,J/P两维度为0.92;在其另一项研究中(N=258),间隔四周以后进行重测,66%的被试四个字母完全相同,91%的被试三到四个字母相同[1]。关于MBTI的效度问题,有许多研究报告支持人格类型假设,另外其广泛应用所表现出来的生命力也说明其效度是理想的。

    内奥米•斯隆克指出,在特质论中,常模是一种参照标准,但是在MBTI类型理论中,原来意义上的常模就不适合了,在MBTI量表中,没有关于常模的报告和说明,代替常模的是各种人格类型出现的频率,及其在16种人格类型中出现的百分比[1]。在一个明确的样本中,通过对基础人群的对照来对类型的频率做出相应的判断。通过比较会发现特定群体相对于基础群体在某些人格类型的选择上出现过多或不足,而这一现象可以通过自我选择比值(Self-Selection Ratio)显示出来[1]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