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6年第6期
编号:11365053
心理求助行为:研究现状及阶段-决策模型(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06年第6期
     摘 要 回顾了国内外心理求助研究的进展和现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在文献分析和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心理求助行为的阶段-决策模型,该模型将心理求助视为一个内部决策过程,包括连续的三个阶段,分别为问题知觉阶段、自助评估阶段、他助评估阶段。在不同的求助阶段,影响求助行为的因素及其影响力不同。文章简要介绍了基于这个理论模型所作的初步研究。

    关键词 心理健康,心理求助,阶段-决策模型。

    分类号R395

    1 前言

    在个体一生的适应和发展中,多数人都有可能发生心理困扰或障碍,其中许多人需要心理援助。但是现有研究表明,大量需要援助的人,甚至是处于危机状态的人,并不主动寻求援助。而东方人(包括中国人)较之西方人对寻求心理援助又更为消极[1,2]。例如,Andrews等人对10600多人进行了一个调查,发现虽然有超过1/5的成人达到了某种心理障碍的标准,但其中62%的人表示不会寻求专业帮助[3]。费立鹏等调查发现,中国的自杀死亡者样本中,有心理卫生问题者占63%,但仅有7%的自杀者生前曾寻求过精神卫生专业帮助[4]。鉴于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国际上心理卫生领域和医学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者近年纷纷把目光投注到人们遭遇心理问题时的求助行为上。
, 百拇医药
    对心理求助行为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方面,通过对主动求助和不肯求助的个体进行比较,可以识别出实际接受心理咨询的当事人的一些有临床意义的心理特点。例如,了解主动求助者(他们构成心理治疗当事人的主体)独特的人格和动机特点,有助于深入理解心理治疗的本质,心理治疗的作用机制。在实践方面,了解妨碍个体心理求助的原因,了解那些面临危险而又不肯求助的个体的心理特点,对于寻找对策,提升公众对公共心理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对于设计更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都具有显而易见的价值。本文目的有二,一是扼要地呈现国内外有关心理求助行为研究的进展,二是陈述作者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个心理求助行为的理论模型。

    2 国内外心理求助行为研究概况

    2.1 国外对求助行为的研究

    国外有关心理求助行为的研究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研究起于医学社会学领域对一般人“生病行为”的探讨[5],较后才有学者比较集中地关注心理障碍者的求助。概括来说,有关心理求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方面:⑴不同人群心理求助模式及其与当地社会心理卫生服务模式的联系。⑵影响心理求助行为的因素。⑶心理求助行为的跨文化比较。在所有这些研究中,研究者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乃是妨碍当事人寻求心理帮助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地提升目标人群对专业心理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就目前的进展来看,研究者所探讨的妨碍求助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人口统计学因素,社会和文化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在人口统计学方面,一个非常一致的发现是男性较女性不愿求助[6,7]。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研究者对公共心理卫生服务的便利性,求助者的社会经济条件,替代性的求助途径(如非专业帮助形式),以及受文化影响、与求助有关的偏见、信念和价值观念等因素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并确认这些因素对当事人的求助行为都有影响。从个体的心理因素方面探讨原因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的少量研究探讨了当事人的情绪管理能力,归因方式和控制感,对治疗的恐惧等因素跟求助的关系[8]。在三类研究中,以对社会和文化因素的探讨最多。
, 百拇医药
    在西方的研究中,对少数族裔、移民求助行为的研究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其中有关亚裔(包括华裔)心理求助行为的研究尤其突出。根据Kung(2004)的归纳,这些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9]。一类是利用档案资料对亚裔和华裔利用公共心理卫生服务的现状和模式的研究,包括一些与其他族裔的比较研究。第二类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侧重于了解亚裔和华裔大学生的求助倾向,并探查以下诸变量(如求助的态度、价值观、人口统计学资料、对移民社会的文化适应等)与求助倾向之间的关系。第三类研究是以社区中的华裔人群为对象,调查他们的求助态度和知觉到的求助障碍,其中一些研究还调查了实际的求助情况。大体而言,国外对亚裔或华裔求助的研究目的有二,一是实际了解这些少数族裔的求助行为特点,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心理卫生服务,促进他们对移民国的文化适应。二是从跨文化心理学的角度,通过比较东西方文化中的求助行为,加深对东方人心理行为特点及其与所属文化之间联系的认识。可预料的是,这些研究比较重视文化因素对求助行为的影响[2,10,11]。一个相当普遍的发现是,亚裔的心理求助态度和行为与西方国家人群比较,显得消极一些,在治疗过程中的坚持性也低一些[10]。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是一个关键变量,那些既保持着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同时又积极地融入主流社会者,对心理求助的态度和实际求助行为都较为积极[12,13]。
, http://www.100md.com
    2.2 国内求助行为的研究现状

    从文献来看,对本土中国人心理求助行为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检索“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仅得文献13篇(截止于2005年9月)。近年出现的少量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心理求助的倾向性和态度[14~16],另有一项研究涉及本土中国人和生活在美国的华裔求助行为的比较[17]。在理论性探讨方面,有个别文献对中国人的“求-助”文化做出了分析[18]。

    国内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大致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对象面对心理困扰时的一般求助倾向,二是影响他们求助的原因。研究者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总体来说,这些研究还明显处在初步的试探性工作阶段。

    3 心理求助行为研究中的一些主要发现

    3.1 心理求助倾向的研究

    关于求助倾向,国内外的研究者均发现个体在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表现出先求诸己,后求诸人的倾向。很少有一遇到心理问题自己不做任何尝试就求助于人的现象。就求助对象来说,如果要寻求帮助,大多数人愿意从家人和朋友那里获得帮助,而不愿意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6,15,16,19]。余晓敏,江光荣对中国大学生的研究也表明,在面对心理困扰时,大部分学生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但是还有1/4的学生会采取消极的应对策略。在面对心理困扰时,如果决定求助,大学生首选的求助对象是朋友,其次是恋人,家人。大学生较少选择的求助对象是心理咨询师和教师[8]。所有这些研究都提示,专业的心理咨询或精神卫生服务未被大学生充分利用。
, http://www.100md.com
    3.2 影响心理求助行为的心理学因素

    如前所述,影响潜在当事人向专业人员求助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人口统计学因素,社会和文化因素以及心理因素。鉴于本文的关注点主要在心理因素方面,以下集中介绍这个方面研究得到的一些发现。

    已有的一些研究探讨了当事人的情绪管理能力、对治疗的恐惧、人际依赖性、羞耻感,以及自我效能等因素与求助行为的关系[20~23,8]。

    情绪的处理能力(Emotional Competence)是指个体感知情绪、管理与自己相关的情绪以及以社会所接受的方式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Ciarrochi研究了当大学生遭遇情绪和自杀问题时,情绪的处理能力对个体向心理专业人员和非心理专业人员寻求帮助的影响。结果发现,有较高的情绪处理能力的人更愿意从各种资源中寻求帮助。就不同问题与求助的关系来说,他们更愿意向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寻求帮助的问题是自杀问题,而不是情绪问题[20]。还有研究者考察了人际依赖与躯体健康问题求助之间的关系,发现低人际依赖者较不愿意求助[24]。笔者推测,低人际依赖者在遇到心理困扰时,也可能不愿意寻求专业帮助。

    [ 下 页 ], 百拇医药(江光荣 夏 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