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时间估计偏差理论述评(2)
的精确性。
2.2.4 形成执行意图
根据计划谬误理论,让被试想像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完成任务,以此形成执行意图,可能会提高时间估计的精确性。Taylor和Koole等采用此方法做的实验表明,形成执行意图的被试依然存在低估倾向。甚至在Koole等的实验中,较之控制组被试,他们估计完成任务的时间更少,但时间估计的乐观偏差(估计时间与实际完成时间之差)有所降低。Buehler等的研究也表明,被试形成的未来计划越详细,时间低估量越大。但执行意图又为何会降低时间估计的乐观偏差?Gollwitzer等认为,执行意图能让被试更按时的开始任务并且能提高被试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Tayrlor的实验也表明,形成执行意图组被试比控制组被试能更按时地开始和结束任务。可见执行意图似乎没有直接提高时间估计的精确性,只是影响了实际完成任务的时间。
2.2.5 想像多个完成任务情景
根据计划谬误理论,由于只形成一个任务情景时,乐观主义可能占优势,让被试在进行时间估计之前想像多个完成任务的可能情景应该会影响乐观主义倾向。Bryam的研究发现,想像多个情景的被试和控制组的时间估计并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论和Newby-clark等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Newby-clark等的实验也表明被试根本不相信自己所想像的悲观任务情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67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心理科学进展》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