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8年第4期
编号:11671725
心理咨询过程-效果研究现状及展望(3)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08年第4期
     果是零相关,有的是负相关,有的是正相关,这类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自我揭示的操作化定义模糊,评估的方法各不相同,而且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即用相关的方法来考察咨询师自我揭示的频次与会谈效果或治疗效果的关系并不合适。因此,从现有研究结论来看,咨询师的自我揭示对即时效果有促进作用,但与会谈效果和治疗效果的关系尚不明晰。

    3.2会谈中的当事人行为与效果的关系

    如上所述,会谈中的当事人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外显行为包括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而内隐行为中研究较多的是体验。对外显行为的研究经常使用的工具是Hill编制的《当事人行为系统》(Client Behavior System),这一系统将当事人行为分成相互独立的8类:认知-行为探索、情感探索、领悟、阻抗、同意、合适的请求、描述和治疗性改变,对每一类行为都有一个界定,观察员按照这些界定对当事人的每一个反应单位进行归类,这样可以得到当事人的每一类行为在会谈中出现的频次。在实证研究中被广泛采用的测量当事人体验水平的工具是Klein等编制的《体验量表》(Experiencing Scale)。它最早在70年代由罗杰斯学派的研究者设计和使用,后来由于其测量内容对大多数流派的普适性和良好的测量效力,在研究中被广泛运用。该量表测量的是当事人明确和符号化内心体验以及利用这些信息解决自身问题的程度,在较低的水平,自我揭示是非个人化和肤浅的;在较高的水平时,感受被探索,而且体验成为自我了解和问题解决的基础。它是由受过训练的观察员根据每一个分析单位内当事人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来评估当事人的体验程度。
, 百拇医药
    3.2.1外显行为与效果

    尽管从理论上来讲,会谈中的当事人外显行为十分重要,但是对它的研究却十分有限,而且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大部分是过程研究。Hill在编制《当事人行为系统》时,曾请16位咨询与临床心理学家对其中的各类行为所表明的当事人卷入程度和对治疗的有益性进行评价,结果把8类行为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阻抗、同意、合适的请求和描述,另一部分是认知-行为探索、情感探索、领悟和治疗性改变,对这两部分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后者与前者相比是更有益的行为,当事人卷入程度更高。另外,该研究让8位当事人对其所参与的一次会谈中的每一个咨询师干预的帮助性作评价,结果表明,出现在当事人的阻抗和认知一行为探索之前的咨询师干预被认为是最有帮助的,也就是说,当事人感到咨询师的干预有帮助时,他们的反应最有可能是阻抗和探索。

    Shechtman(2004)用《当事人行为系统》比较了对强攻击性男孩的一个团体咨询(26人)和个体咨询(25人)中当事人外显行为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式中当事人外显行为出现的比例十分相似,简单反应(包括同意、合适的请求、描述)出现的比例最高,其次是认知探索和阻抗,其他外显行为很少出现。该研究还考察了随着咨询进行当事人外显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阻抗出现的比例下降,而领悟和改变的比例升高。此外,对咨询师的干预方式与当事人外显行为关系的分析表明:在个体咨询中,咨询师提问的技术与许多当事人外显行为相关,它减少了阻抗而且增加了认知和情感探索,但在团体咨询中,这种关系并不存在;咨询师的指导除了在团体咨询中导致情感探索的减少外,与其他外显行为都没有相关。
, 百拇医药
    Porter等(1996)用《当事人行为系统》研究了遭受过性虐待的女孩在会谈中的表现,结果表明,当事人外显行为受咨询师干预的影响要大于咨询师性别的影响,当咨询师询问关于性虐待的问题时,当事人会出现更多的关于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探索,而不论咨询师是男是女,这一结果十分重要,因为在开始咨询之前,所有当事人都认为更倾向于女性咨询师为自己咨询。关于性虐待的话题最常出现的当事人外显行为是认知-行为探索,而与性虐待无关的话题最常出现的当事人外显行为是描述和认知-行为探索。Lee等(2006)采用序列分析(sequentialanalysis)的方法研究了32例会谈中当事人外显行为和其出现之前的咨询师干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咨询师的干预对当事人外显行为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如当事人的描述行为通常出现在咨询师的封闭式提问之后;感受反映能够促进情感探索,而重述和开放式提问能够促进认知一行为探索;领悟通常在解释、主观信息、认同一安慰之后发生。

    关于当事人外显行为与效果关系的研究十分缺乏,曾有研究者提出过该问题,但似乎并未引起重视。2006年Lee等探讨了当事人外显行为与会谈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事人对会谈帮助性和满意度评价更高时,其描述行为的比例较低,而认知-行为探索、情感探索、领悟行为的比例较高。
, http://www.100md.com
    3.2.2内隐行为之体验与效果

    当事人在会谈中的体验与效果的关系获得了大量研究,而且研究结果几乎一致表明,当事人的体验水平与效果间存在正相关。Klein等对采用《体验量表》进行的研究的回顾表明,在《体验量表》上得分越高时治疗效果越好,这一结果在对许多流派的研究中都被证实。Hendricks对1957~1997年的27篇采用《体验量表》研究的当事人体验与效果关系的论文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体验水平与效果间存在正相关,无论是整个咨询的平均体验水平、还是咨询早期、中期、晚期的体验水平,与效果间均存在这一相关,而且在不同的理论取向和不同障碍类型的治疗中均发现了这一相关。因此,当事人的体验水平是一个对效果有影响的重要过程变量。

    3.3工作同盟与效果的关系

    工作同盟一般被定义为咨询师与当事人之间合作的和情感的联结。尽管它最早在精神分析流派中提出,但已被各理论流派接受为咨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成分,研究发现都一致证实了它与治疗效果的关系。Martin等(2000)对79个工作同盟与效果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同盟与效果间的相关为0.22,这一关系十分稳定,不受其他变量,如治疗类型、效果测量方法、评分者(当事人、咨询师、观察员)、评分点(咨询的早期、中期、晚期或平均)、工作同盟测量方法等的影响。对过程研究的综合性回顾表明,工作同盟对咨询获益的预测力无论在强度上还是一致性上都要超过其他任何已经广泛研究过的过程变量。

    3.4会谈中的重要内容与效果的关系

    在咨询研究中,还有一类研究比较常见,这就是关于会谈中的重要内容的研究,这里的“重要内容”包括重要事件或重要时刻(important events,significant events/moments)、当事人认为有帮助的事件和体验等,由于在研究中各种称谓不同,故在此统称“重要内容”。这类研究常用质的研究方法或质量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而得到各种重要内容的类别。, http://www.100md.com(胡姝婧 江光荣)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