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8年第6期
编号:11701907
效度概化:预测效度元分析的30年成果述评(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2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08年第6期
效度概化:预测效度元分析的30年成果述评

     摘 要:效度概化是通过元分析技术对普遍化的预测效度的估计。元分析是研究效度概化问题的技术,是对具有“预测因子一效标”特征的相关数据进行定量综合的方法。效度概化促进了预测因子与效标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是应用心理学领域近30年(1977~2007)来最重要的进展之一。30年来的效度概化研究表明,认知能力测验、知识和技能测验、人格测验、结构化面试和评价中心技术等的预测效度具有鲁棒性、对应性和联合增值性。

    关键词:效度概化;元分析;预测因子:预测效度

    1 前言

    预测因子和效标之间的关系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基础。预测因子就是预测工作绩效的个体特征和环境特征。效标是工作绩效的操作性评价标准。效度概化(validity generalization)是基于前人的研究数据对普遍化的预测效度的估计。效度概化关注的问题是个体或环境特征因素(预测因子)与工作绩效(效标)之间的普遍化的、稳定的关系强度。效度概化是元分析技术与心理测验相结合的产物。美国教育学家Glass在综述心理疗法的效度时正式将定量综合的方法命名为元分析(meta-analysis),并创造了效应值(effect size)概念,普遍化的预测效度就是效应值。在1977年Schmidt和Hunter在元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效度概化概念,用元分析技术寻找效应值的过程就是效度概化 ......
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