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9年第2期
编号:11761818
领导领域中归因理论的研究述评(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09年第2期
     摘要:领导领域中的归因研究对于把握领导过程、组织绩效评估以及领导成员关系等问题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文章回顾了自领导归因理论提出以后,领导归因领域中包括有关模型构建、验证与发展、内隐归因在内的相关研究;同时,对归因偏差、归因风格、领导成员关系、人格特质、领导类型、情绪、文化及相关人口学变量等因素与领导归因的关系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最后,分析、总结了该领域以往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领导研究;归因理论;领导归因

    分类号:B849:C91

    1.引言

    归因理论最早由海德提出,他将归因看作是个体为把握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所进行的基础性认知活动的结果,目的是为了使其能够与边界条件、外部环境进行更为有效的互动。随后,Kelley和Weiner对归因理论予以了发展:Kelley确定了人们在归因时所使用信息的类型,即一致性信息、连贯性信息和特殊性信息等;而Weiner则更关注归因的结果,并对归因解释的维度如何影响个体情绪与行为进行了讨论。此外,Jones和其他学者对这一领域的发展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此基础上Mitchell(1979)正式提出了领导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认为领导与成员对彼此的认识、判断会受到各自对对方的归因模式、水平及结果的影响。其中,领导对成员的归因可能存在偏差,这将影响其对待组织成员的方式 ......
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