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10年第7期
编号:11912916
行为决策视野中的幸福及其提升策略(4)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第7期
     另外,已有研究证据表明,损失规避可能是人们趋利避害的一种本能反应。例如,Chen,Lakshminarayanan和Santos(2006)认为损失规避可能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人类的损失规避是从动物进化而来。来自神经科学的证据也表明,在与多巴胺系统相连的脑区中存在神经损失规避,并且神经的损失规避与行为的损失规避呈显著相关(Tom,Fox,Trepel,& Poldraek,2007)。Camerer(2005)认为损失规避可能是人类和动物恐惧的表现。新近也有研究发现,杏仁核(amygdalal在损失规避的产生中起到重要作用(De Martino。Camerer,& Adolphs。2010)。从以上的研究证据中,我们认为损失规避可能是人们趋利避害的一种本能反应。

    3 行为决策助推幸福的策略

    如上所述,本文总结了行为决策中的幸福法则,如快乐编辑、少即是更好、巅峰,结尾法则、短视和损失规避。本文在接下来的部分将在这些法则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幸福的策略,以期对提高人们的幸福能有所帮助。

    3.1告诉消息的策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既有好的也有坏的。当这些事情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告知别人呢?根据快乐编辑的规则:(1)两笔盈利应分开;(2)两笔损失应整合;(3)大得小失应整合;(4)小得大失应分开。我们可得出如下提升幸福的策略:(1)当有两个好消息时,我们应该分开(隔一段时间)告诉别人。因为分开告诉两个好消息,这样个体将经历两次高兴,并且分开告诉的高兴程度大于一次把两个好消息告诉别人的高兴程度。(2)当有两个坏消息时。我们应该一起告诉别人。因为分开告诉两个坏消息。这样个体将经历两次痛苦,并且后一个坏消息将给个体一种雪上加霜的感觉 ......
上一页1 2 3 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