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安全与健康》 > 2005年第10期
编号:11312896
减轻城市灾害,要从深化“学习”开始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1日 《安全与健康》 2005年第10期
     一、“国际减灾日”主题的启示

    2004年10月13日是去年联合国的“国际减灾日”。其主题是:“总结今日经验、减轻未来灾害”,迄今仍有意义。学会与威胁社区的各种灾害共存,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免遭地震、洪水、飓风、火山等灾害袭击的主要途径。这种学习可以通过大、中、小学里的正规教育,也可以通过非正式的社区会议等群体和网络进行。可见,无论哪种方式,“学习”及其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安全文化的学习在社会各层面的位置都是值得借鉴与关注的大事。

    早在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便决定在每年10月每二个星期三作为“国际减灾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以突出全球的减灾活动重点。从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1990—2000年)每年一次“国际减灾日”主题的变迁,说明了国际减灾行动的发展脉络。1999年7月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不仅对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予以总结,还制定了21世纪减灾发展战略,继承并延续了每年的国际减灾日主题活动。归纳各次“国际减灾日”主题,有助于感悟并领会世界安全减灾发展的走向。

    1991年:减灾、发展、环境——为了一个目标;

    1992年:减轻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

    1993年: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要特别注意学校和医院;

    1994年:受灾害威胁的地区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纪;

    1995年:妇女和儿童——预防的关键;

    1996年:城市化与灾害;

    1997年:水多、水少——都会酿成现代灾害;

    1998年:信息与媒体——减灾从信息开始;

    1999年:防灾的收益;

    2000年:防灾,青年与教育——特别关注森林火灾;

    2001年:抵御灾害,减轻易损性;

    2002年:山区的减灾与可持续发展;

    2003年:面对灾害,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

    2004年:减轻未来灾害,核心是如何“学习”;

    2005年:利用小额信贷和安全网络,提高抗灾能力。

    我以为联合国“国际减灾日”主题的确定及活动的开展,旨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国公众的防灾自觉性,提高预防的综合能力。具体讲即:树立大安全的综合灾情认识观;倡导公众安全防范的自护观;扶植媒体主动关注安全的自觉观;坚持灾害风险评估的保险观;重审人与生存环境危机状态的预警观等,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系统而有效的学习及教育。

    “国际减灾战略”组织这些活动的初衷是:(1)从年轻开始培养一种预防文化。学习阶段是学习灾害及其易损性有关知识的最好时段。年轻人代表着未来,如果我们确信生活在灾害潜伏的社区中,那就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时刻威胁着我们以及家人、朋友的各类灾害,并熟知怎样消除这些灾害的负面影响。随着年轻人成长和阅历的增加,他们会吸取他们所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的各类知识,也常会激发起他们为保障下一代、甚至下下代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所应扮演的角色的兴趣。他们参与的减灾活动对于提高社区长期的灾害抗御性能至关重要。(2)通过学习,特别要提高社区抗灾能力。公众对灾害的意识和认识是成功减轻灾害的主要因素,学习如何减轻灾害及其易损性会进一步鼓励人们积极自觉地防御、减轻潜在的灾害。年轻人在学校学习了有关的减灾知识后,他们就会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传播给家人和朋友,这样整个社区就学会了如何减轻灾害的影响,因此最终因挽救了大量生命和财产而获益。

    2005年新颁布的“国际减灾日”主题的双重目的:一是增强金融行业和有关机构在减灾事业中发挥潜在作用的使命感;二是提高灾害管理部门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和安全网络减轻易灾人群灾害脆弱性的意识。

    近年来,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小额信贷和小额融资是一项有效的工具,有利于促进资产创造、就业和经济安全,有利于增强贫困者、特别是妇女的力量,在帮助人类摆脱贫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迄今减灾领域尚未引入。国际减灾战略将组织与小额信贷行业的对话,探讨此类工具应用到减灾和提高社区抗灾能力方面的可能性。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53/197),宣布2005年为“国际小额信贷年”,将利用举办国际小额信贷年的特别时机,在全世界、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推动小额信贷方案的实施。

    应看到,贫穷或濒临贫穷边缘的人群在社会中是最脆弱的,致灾因子是他们的主要威胁。对他们财产和生存基本条件的破坏,会导致他们进一步的贫困化。投资于减灾,会减轻人们的灾害脆弱性,有助于打破这种贫困的恶性循环。小额信贷是增强人们减轻贫困、继而提高抗御灾害能力的有力工具。

    小额信贷最初作为一项试验计划,由孟加拉国农业经济教授穆罕默德·尤努斯于1976年最先实施。如今,小额贷款已惠及全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5500万到6000万人,全球约有5亿人具备申领这种贷款的条件,如果加上他们的家人,则有20多亿人可通过这一方式改善生活。

    人类对安全或灾害的认识经历了无知、盲目、被动的阶段,才发展到今天局部有知、有意识的、系统的阶段。需要指出,现在倡导的防灾减灾的安全文化绝不单单是“文化安全”,而是一种随社会发展而出现的安全信息化、安全产业化、安全科教化的现代化文化形态,它不是过去的安全管理简单的“翻板”。也绝不是故意要将安全文化这实践性专题搞得神秘化,更非“另起炉灶”。提升安全文化价值,不仅仅是喊一个口号,发表一个宣言,讲几句理论而已,问题的关键是要有一批人脚踏实地地去实践、去创造。北京是首都,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公众的安全文化素质教育及建设理应走在全国的前列。这是一项极艰巨的事业,它建筑在应知应会之上。如安全文化建设的案例研究是对一个文化过程的刻画和描述,有它自身的规范和方法,但案例研究重点要突出对企业、对社会、对公众有指导意义且源于实践的规律性的内容。安全防灾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特殊的科普内容,之所以说安全防灾文化素质教育是一有难度的、特殊的科技与科普内容,是因为它所涉及的范围不是常规科学技术,它专门关注人们生存空间、生产与生活中的人为或自然的危险及危害。安全防灾自护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授人们多一份警觉,懂得一些安全自护平安的知识及规律,掌握必要的避难和应急的方法,从而获得在突发事件到来下临危应变,争取最大的生存机会,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及损失。

    二、中国减灾要不断推出新行动

    2005年4月22日启动“中国减灾世界行”活动,是以提高社会与广大民众的灾害意识和减灾避险能力为目标,以善待地球、宣传贯彻中国减灾规划为己任的大型公益活动。“共襄防灾减灾,创建平安中国”是本次中国减灾新行动的主题口号。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防灾减灾战略研究的专家,我对走好中国减灾的新路子有三点联想及建议:

    第一,需尽快在公众中播撒安全防灾文化的种子。联合国和秘书长安南曾指出“减灾工作重点在灾前预防,灾前预防比灾后救援更人道,也更经济”。中国作为世界重灾大国,灾害损失大,受灾面广,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2003年SARS事件,都使国人迄今不可能完全忘却灾难的阴影,2004年底的印度洋海啸一次吞噬了30万生命的悲剧,再次拉近了中国、世界公众与事故灾害的距离。因此联合社会各界,开展深入的安全减灾文化教育十分必要。目前,以安全文化教育及演练为中心的安全文化建设在中国已经开展,重要的是要借鉴并利用历史性灾害的特定城市和地区,策划有影响力的安全文化与自救生存的大型活动,如2006年7月28日,正值唐山大震30周年,要在回忆灾害往事中,唤起国民的忧患意识及防护意识。

    第二,中国减灾的重点在城市。城市化与社会的关键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城市化高速发展带来的脆弱性及灾害关联性,使城市减灾升为中国社会减灾的重中之重。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对城市安全的要求绝不是增加警力,投入必要的设备就可奏效的,它要求从现在起就以综合减灾的观念,用大安全的思路对所有涉及城市安全并酿成灾变的隐患都加以治理,并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灾害法制等方面强化建设。国务院通过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城市综合减灾应急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要求城市各级政府要以平灾结合的工作状态及规范,搞好城市综合减灾的常态建设与应急建设。近日在修编某市防汛应急预案时,专家们在深刻反思以往预案在灾时用不上、不好用的关键是缺少常态建设的基础,从此种意义上讲缺少常态的应急体系是无法建构安全防灾综合体系的,也是不完善的。

    第三,中国减灾产业化宜从“小事”抓起。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曾指出,发展中国减灾产业不可忽视“小五金”。他指出:中国是“小五金”的发展地,不少城市都建成了各具特色的“小五金城”,但往往面对灾害,我们很缺少到位的抢险五金器械及小设备。每遇破坏性地震,在伤亡中都有被建筑倒塌所害,还有被玻璃划伤的,为什么多少年来我们的建材没有足够关注到抗灾性能呢?门窗的五金件不到位,致使地震中先被毁坏,人员无法疏散。李贵鲜副主席举例,在法兰克福机场中的某小酒店用餐,无论飞机多么频繁地起落完全听不到噪声,这说明防噪设计及新建材应用的到位,我们可否也从小处入手多思考些细节设计呢?对此我认为:中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减灾过于政府公益化,产业化思路及作法才刚刚开始,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更深入地开展防灾产业化发展呢?重在要研究细节,不仅有管理方式方法的细节,更有防灾减灾过程各环节上的技术及产品应用细节。

    总之,中国减灾的新行动既要重视大战略,也要关注小细节;既要有硬技术,也要有安全人文建设。愿中国城市综合减灾不断从学习中创新,从实践中发展。, http://www.100md.com(金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