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安全与健康》 > 2007年第6期
编号:11465657
小煤矿生态揭秘,金钱和关系成必需条件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日 《安全与健康》 2007年第6期
     小煤矿的老板有的飞黄腾达,有的赔了个血本无归,运气最不好的则进了监狱。倒了一个老板,又有一个新老板接手,一茬又一茬重复着同样的悲喜剧。无证非法煤矿犹如虎口,吞噬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虽然各级政府三令五申,俗称“黑口子”的无证矿屡禁难绝。人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日前,在山西临汾市汾西县了解到,8个乡镇长期生存着上千个无证矿,“黑口子”关一批,开一批,多年来割韭菜般地在蔓延和猖獗。令人称奇的是,汾西县22座手续齐全的正规煤矿却因为“更换新证审批不下来”,已经从2006年9月底关闭至今。

    投资路径

    张大海(化名)是汾西县某乡镇国土资源所的工作人员,通过朋友介绍,得到了绝对保密的保证,他向记者介绍了一些“开矿技巧”。

    前几年,在汾西开个小煤矿只要投资两三万元,在山上挖个洞,投资一套发电机和绞车等设备,再雇几个工人就能出煤了。张大海也开过几个口子,但最后都是因为资金周转不灵卖掉了。他介绍说,要开个小口子有两个必需的条件:钱多,关系硬。

    首先要有足够的资本,硬件投资需要几万元:请人寻找矿点,大价钱请大技术员,小价钱请小技术员。然后是开挖井口,安装发电机和绞车、煤斗等设备,花钱雇工。工人需要长期养着,黑口子不是每天都可以产煤的,风声紧了就要停产,但停产时工人不能辞退,因为随时可能要偷偷挖煤。

    此外还有“软投资”。给乡政府交2万元是必需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