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按摩系列之近视眼
患有近视眼,就只能看清近物,不能看清远物,阅读时容易引起眼球疲劳,或有眼睛发痒、眼痛和头痛等症状,必须配镜矫正视力或者做近视矫正术,才能看清远物。中医认为,出现近视眼,多因肝肾不足、用眼不当、视物过劳所致。自我按摩一方面可以缓解眼睛疲劳,预防近视眼;另一方面对近视眼有辅助治疗作用。
1.预备式
坐在椅子上,腰微挺直,双脚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双目平视或微闭,呼吸调匀,心情放松,静坐1~2分钟。
2.按揉睛明穴
将一手的拇指、食指指尖或两手中指指尖分别按住两侧睛明穴,轻轻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醒脑明目。
3.按揉太阳穴
双手半握拳,大拇指伸直,将双手拇指尖按在同侧太阳穴,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疏风通络,解热镇痛。
4.分推两眉
将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放在同侧眉部内侧,其余四指附于头部两侧,适当用力向两侧分推至太阳穴。
功效:疏经通络,明目镇痛。
5.捻揉耳垂
将双手拇指、食指分别捻住同侧耳垂,适当用力捻揉牵扯耳垂0.5~1分钟。使耳垂发热为佳。
功效:清热明目,醒脑开窍。
6.按揉翳明穴
将双手大拇指指尖分别按于同侧翳明穴,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明目聪耳,通络止痛。
7.按揉四白穴
将两手食指指腹分别按在同侧四白穴,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清热明目,解痉镇痛。
8.按揉风池穴
将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于同侧风池穴,其余四指附于头部两侧,由轻至重按揉0.5~1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开窍镇痛。
9.摩揉百会穴
将右手掌掌心放在头顶百会穴上,从轻到重,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摩揉0.5~1分钟。
功效:醒脑安神,镇静除烦。
10.掐合谷穴
将左(右)手拇指指尖放于另一手的合谷穴,其余四指放在掌心,适当用力掐揉 0.5~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疏风解表,开窍醒神。
11.推腰骶
两手五指并拢,反手以掌根紧附于同侧腰部,用力自上而下推至骶部0.5~1分钟,使下腰部发热。
功效:补肾壮腰,理筋通络。
12.揉按光明穴
将两手中指指腹分别按在同侧光明穴,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通络明目。
自我按摩每日做2~3次,要持之以恒,按摩后闭眼养神3~5分钟。平时阅读写字应光线充足,用眼的时间不宜过长。
编辑/李衍jtyyliyan@126.com
小知识
睛明穴:位于目内毗角上方0.1寸凹陷处。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毗之间向后约二横指的凹陷中。
翳明穴:位于翳风穴后1寸处,翳风穴位于耳垂后,乳突与下颌骨之间的凹陷。
四白穴:处于眼眶下两眼平视时瞳孔下1寸处。
风池穴:位于颈项后枕骨下大筋外侧凹陷中。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处。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即“虎口”处。
光明穴:位于外踝上5寸,腓骨前缘处。, 百拇医药(郭剑华)
1.预备式
坐在椅子上,腰微挺直,双脚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双目平视或微闭,呼吸调匀,心情放松,静坐1~2分钟。
2.按揉睛明穴
将一手的拇指、食指指尖或两手中指指尖分别按住两侧睛明穴,轻轻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醒脑明目。
3.按揉太阳穴
双手半握拳,大拇指伸直,将双手拇指尖按在同侧太阳穴,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疏风通络,解热镇痛。
4.分推两眉
将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放在同侧眉部内侧,其余四指附于头部两侧,适当用力向两侧分推至太阳穴。
功效:疏经通络,明目镇痛。
5.捻揉耳垂
将双手拇指、食指分别捻住同侧耳垂,适当用力捻揉牵扯耳垂0.5~1分钟。使耳垂发热为佳。
功效:清热明目,醒脑开窍。
6.按揉翳明穴
将双手大拇指指尖分别按于同侧翳明穴,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明目聪耳,通络止痛。
7.按揉四白穴
将两手食指指腹分别按在同侧四白穴,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清热明目,解痉镇痛。
8.按揉风池穴
将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于同侧风池穴,其余四指附于头部两侧,由轻至重按揉0.5~1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开窍镇痛。
9.摩揉百会穴
将右手掌掌心放在头顶百会穴上,从轻到重,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摩揉0.5~1分钟。
功效:醒脑安神,镇静除烦。
10.掐合谷穴
将左(右)手拇指指尖放于另一手的合谷穴,其余四指放在掌心,适当用力掐揉 0.5~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疏风解表,开窍醒神。
11.推腰骶
两手五指并拢,反手以掌根紧附于同侧腰部,用力自上而下推至骶部0.5~1分钟,使下腰部发热。
功效:补肾壮腰,理筋通络。
12.揉按光明穴
将两手中指指腹分别按在同侧光明穴,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通络明目。
自我按摩每日做2~3次,要持之以恒,按摩后闭眼养神3~5分钟。平时阅读写字应光线充足,用眼的时间不宜过长。
编辑/李衍jtyyliyan@126.com
小知识
睛明穴:位于目内毗角上方0.1寸凹陷处。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毗之间向后约二横指的凹陷中。
翳明穴:位于翳风穴后1寸处,翳风穴位于耳垂后,乳突与下颌骨之间的凹陷。
四白穴:处于眼眶下两眼平视时瞳孔下1寸处。
风池穴:位于颈项后枕骨下大筋外侧凹陷中。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处。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即“虎口”处。
光明穴:位于外踝上5寸,腓骨前缘处。, 百拇医药(郭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