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双心健康”(1)
“心”,在现代汉语里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人体内推动血液运行的器官,即心脏;二是指思想、情感、情绪等精神心理因素。这两个“心”,过去在医学上都是分开来看的,心脏的问题,交给心血管专科,精神心理问题交给精神科。
但人们渐渐发现,心理因素与心脏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
有些“心脏病”,是精神心理因素直接引起的;
有些“心脏病”,实际上并无心脏器质性病变,而是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出现的“心脏病”症状。
所有心脏疾病,都应重视精神心理干预,以促进康复。
现在,“双心健康”的新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所关注。
“双心”健康,即是指心脏健康与心理健康。
, 百拇医药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专家发现,很多疾病的发生与精神、心理因素密不可分。其中,又以心脏疾病尤为突出。
科学家逐渐揭示,心脏可能并不只是独立的循环器官,它还与精神心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害怕、焦虑,这些感觉本是情绪上的反应,然而,当人们有这方面的感觉的时候,往往会有心悸(注:心悸指自觉心跳、心慌及心跳停顿的不适感)、心跳加速等心脏功能上的改变。在解剖学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普遍认为心脏是司掌思维、情绪等精神心理因素的器官。现代研究证实,惊恐、紧张、焦虑,这些因素不仅仅是我们“内心”的感觉,它们可能实实在在影响着心脏的健康。包括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其发生、临床表现、预后等各方面都与精神心理因素息息相关。
华佗的《青囊秘录》就曾指出“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其次则医其病”。现在,“双心”的概念已经被医学界所接受,它预示着今后“生物-心理-社会”的崭新医学模式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医学专家呼吁,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问题可以互为因果、共病存在,临床医生需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双心”健康需要医生、患者、家属、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 http://www.100md.com
胡大一诊疗实录——
是“心病”,不是“心脏病”
在我的门诊,经常有这样的“心脏病”患者来就诊,他们有无法用“心脏病”解释的顽固、反复发作的胸痛、胸闷症状,伴有头晕、失眠、心悸气短、乏力、呼吸困难甚至濒死感。他们在别处反复就诊,看了很多医生,均没有发现心脏病的证据。医生排除了心脏病,但患者不相信医生的诊断,因为还有症状,认为不是自己没有病,而是医生没查出来,所以反复到不同的医院看病,医生换了一个又一个,药吃了一把又一把,钱也花了不少,结果病不但没好,反而症状越来越重,甚至达到生活不能自理的程度。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胡教授门诊日记
一位老年女性患者,老伴去世1年,自己一个人生活,孩子很孝顺,用老人的话说自己没有什么操心的事情,心情挺好。可是来我门诊时,老人却愁眉苦脸,说自己近1年来总有胸闷、憋气,有时有胸痛,每次都好几个小时才好转,看了很多医生,吃了很多药,还是不见好,反而犯病越来越频,发作时间越来越长。老人认为自己的心脏病一定很重,恐怕治不好了。
, http://www.100md.com
细问患者症状的发作与活动无关系,多在休息时或者情绪激动后发生,活动时反而觉得挺舒服,胸痛没有固定的位置。晚上睡眠很差,多梦,早醒,不愿和人说话,不愿出去活动,不愿吃饭,体重减轻,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觉得自己给孩子添麻烦了,不如早死算了。
我根据患者的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监护、运动试验,可以肯定患者没有“冠心病”,再根据患者精神状态、失眠、进食少、不愿与人交流、对什么都失去兴趣等症状,认为老人存在“抑郁状态”,也有对疾病的恐惧。经过耐心向老人解释她没有“冠心病”的依据,鼓励老人多活动,多与人交流,并请心理科医生给予其专业指导和药物治疗,1个月后患者复诊说自己症状发作次数减少,感觉好多了。
“心脏病”应该重视,但不是所有“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都是“心脏病”。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焦虑和惊恐发作,有很多症状就像心脏病的症状一样,有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头晕等表现。
“焦虑状态”,尤其“急性焦虑发作”,与“心脏病”症状很相似,中年人特别常见。在我的门诊,经常能见到这样的患者。这种症状的特点是:没有原因或情绪激动后发生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头晕、心悸、四肢麻、口唇发麻、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常有濒死感。很多患者说发病时甚至想交代后事,一般在10分钟后逐渐缓解,缓解后觉乏力,对发作有恐惧感,害怕再次发作。症状很像“冠心病”发作。
, 百拇医药
有这样一位患者,中年男性,自己经营一个公司,事业很成功。1年前突然出现上述症状,认定自己有“心脏病”,每次犯病到医院,医生对他进行详细检查后,认为他没有“很严重的冠心病”,但是又不能解释为什么每次发作都有很重的症状,每次都只给吸氧对症治疗,很快缓解。但是这种症状反复发作,患者很痛苦,医生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无奈之下,患者来到我的门诊。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并阅读患者所做的各种客观检查结果后,我肯定患者没有“冠心病”,而是“惊恐发作”。经耐心仔细的解释,使患者对疾病有了正确的了解,同时对症给予调节神经递质分泌的药物,嘱其坚持服用半年。2个星期后患者反馈信息,觉得已经好多了,再没有因为上述症状去医院。
还有很多患者本身确实有很重的冠状动脉狭窄,经过药物治疗、支架或搭桥,客观检查显示没有心肌缺血,或者患者的冠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血管仅有轻度狭窄,达不到冠心病诊断标准,应该是没有临床症状,但是患者胸痛、胸闷、活动耐力下降,这时要想到有“心理疾病”的可能。
很多患者到心脏科医生处就诊,对医生诊断自己心脏没有问题或诊断为“神经功能紊乱、抑郁、焦虑或惊恐发作”都不相信,不以为然,或辗转别处就医,收效甚微。实际上,心理疾病也是一种病,同样需要认真治疗。目前在心内科问诊的调查发现,到心内科就诊的患者44%存在心理障碍。
, http://www.100md.com
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的“心脏病”,是一种能治愈的疾病。治疗主要让患者对自己的症状有正确的认识,学会自己调整心态,学会放松心情,同时服用一些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递质分泌的药物半年到一年。在我的门诊,这样的患者经过治疗90%都得到完全缓解。
所以我在此提醒广大读者,不仅要重视“心脏病”,也不能忽视“心病”。在详细检查排除“心脏病”的情况下,如果仍然有不能用药物控制的症状,就要想到“心理疾病”的可能,及时治疗。以免耽误病情,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大的痛苦。
患者出现以下心脏不适症状,可能是由心理因素主导的“心脏神经症”,而不是真正的器质性心脏病:
1.性格特点,如内向、敏感、急躁、情绪不稳定、追求完美、好胜心强、暗示性重、胆小、依赖性强等。
2.发病前往往有不愉快的社会心理因素,如工作压力、对环境变迁的适应不良、感情生活的挫折、对疾病产生恐惧、重大生活事件的打击等。
, 百拇医药
3.患者除心血管系统症状外,常可表现出睡眠障碍、头痛、头晕、咽部异物感、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不适、紧张性多尿、夜尿增多、慢性躯体疼痛和不适等多系统症状。
没有好心情,就没有好心脏
近日,美国《新闻周刊》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强悍心脏和精神因素有关》的文章,其中提出:心理因素和心脏健康有密切关系。
人们都知道,心脏病的发生,主要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吸烟。另外,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家族病史也是心脏病的高危因素。人们容易忽视的是,不良心理因素也是导致心脏病发生或诱发心脏病的重要原因。美国杜克大学苏亚雷斯教授认为,精神因素对心脏的影响,和吸烟、高血压、肥胖等高危因素同样重要。, 百拇医药(张 宇)
但人们渐渐发现,心理因素与心脏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
有些“心脏病”,是精神心理因素直接引起的;
有些“心脏病”,实际上并无心脏器质性病变,而是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出现的“心脏病”症状。
所有心脏疾病,都应重视精神心理干预,以促进康复。
现在,“双心健康”的新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所关注。
“双心”健康,即是指心脏健康与心理健康。
, 百拇医药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专家发现,很多疾病的发生与精神、心理因素密不可分。其中,又以心脏疾病尤为突出。
科学家逐渐揭示,心脏可能并不只是独立的循环器官,它还与精神心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害怕、焦虑,这些感觉本是情绪上的反应,然而,当人们有这方面的感觉的时候,往往会有心悸(注:心悸指自觉心跳、心慌及心跳停顿的不适感)、心跳加速等心脏功能上的改变。在解剖学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普遍认为心脏是司掌思维、情绪等精神心理因素的器官。现代研究证实,惊恐、紧张、焦虑,这些因素不仅仅是我们“内心”的感觉,它们可能实实在在影响着心脏的健康。包括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其发生、临床表现、预后等各方面都与精神心理因素息息相关。
华佗的《青囊秘录》就曾指出“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其次则医其病”。现在,“双心”的概念已经被医学界所接受,它预示着今后“生物-心理-社会”的崭新医学模式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医学专家呼吁,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问题可以互为因果、共病存在,临床医生需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双心”健康需要医生、患者、家属、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 http://www.100md.com
胡大一诊疗实录——
是“心病”,不是“心脏病”
在我的门诊,经常有这样的“心脏病”患者来就诊,他们有无法用“心脏病”解释的顽固、反复发作的胸痛、胸闷症状,伴有头晕、失眠、心悸气短、乏力、呼吸困难甚至濒死感。他们在别处反复就诊,看了很多医生,均没有发现心脏病的证据。医生排除了心脏病,但患者不相信医生的诊断,因为还有症状,认为不是自己没有病,而是医生没查出来,所以反复到不同的医院看病,医生换了一个又一个,药吃了一把又一把,钱也花了不少,结果病不但没好,反而症状越来越重,甚至达到生活不能自理的程度。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胡教授门诊日记
一位老年女性患者,老伴去世1年,自己一个人生活,孩子很孝顺,用老人的话说自己没有什么操心的事情,心情挺好。可是来我门诊时,老人却愁眉苦脸,说自己近1年来总有胸闷、憋气,有时有胸痛,每次都好几个小时才好转,看了很多医生,吃了很多药,还是不见好,反而犯病越来越频,发作时间越来越长。老人认为自己的心脏病一定很重,恐怕治不好了。
, http://www.100md.com
细问患者症状的发作与活动无关系,多在休息时或者情绪激动后发生,活动时反而觉得挺舒服,胸痛没有固定的位置。晚上睡眠很差,多梦,早醒,不愿和人说话,不愿出去活动,不愿吃饭,体重减轻,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觉得自己给孩子添麻烦了,不如早死算了。
我根据患者的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监护、运动试验,可以肯定患者没有“冠心病”,再根据患者精神状态、失眠、进食少、不愿与人交流、对什么都失去兴趣等症状,认为老人存在“抑郁状态”,也有对疾病的恐惧。经过耐心向老人解释她没有“冠心病”的依据,鼓励老人多活动,多与人交流,并请心理科医生给予其专业指导和药物治疗,1个月后患者复诊说自己症状发作次数减少,感觉好多了。
“心脏病”应该重视,但不是所有“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都是“心脏病”。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焦虑和惊恐发作,有很多症状就像心脏病的症状一样,有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头晕等表现。
“焦虑状态”,尤其“急性焦虑发作”,与“心脏病”症状很相似,中年人特别常见。在我的门诊,经常能见到这样的患者。这种症状的特点是:没有原因或情绪激动后发生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头晕、心悸、四肢麻、口唇发麻、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常有濒死感。很多患者说发病时甚至想交代后事,一般在10分钟后逐渐缓解,缓解后觉乏力,对发作有恐惧感,害怕再次发作。症状很像“冠心病”发作。
, 百拇医药
有这样一位患者,中年男性,自己经营一个公司,事业很成功。1年前突然出现上述症状,认定自己有“心脏病”,每次犯病到医院,医生对他进行详细检查后,认为他没有“很严重的冠心病”,但是又不能解释为什么每次发作都有很重的症状,每次都只给吸氧对症治疗,很快缓解。但是这种症状反复发作,患者很痛苦,医生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无奈之下,患者来到我的门诊。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并阅读患者所做的各种客观检查结果后,我肯定患者没有“冠心病”,而是“惊恐发作”。经耐心仔细的解释,使患者对疾病有了正确的了解,同时对症给予调节神经递质分泌的药物,嘱其坚持服用半年。2个星期后患者反馈信息,觉得已经好多了,再没有因为上述症状去医院。
还有很多患者本身确实有很重的冠状动脉狭窄,经过药物治疗、支架或搭桥,客观检查显示没有心肌缺血,或者患者的冠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血管仅有轻度狭窄,达不到冠心病诊断标准,应该是没有临床症状,但是患者胸痛、胸闷、活动耐力下降,这时要想到有“心理疾病”的可能。
很多患者到心脏科医生处就诊,对医生诊断自己心脏没有问题或诊断为“神经功能紊乱、抑郁、焦虑或惊恐发作”都不相信,不以为然,或辗转别处就医,收效甚微。实际上,心理疾病也是一种病,同样需要认真治疗。目前在心内科问诊的调查发现,到心内科就诊的患者44%存在心理障碍。
, http://www.100md.com
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的“心脏病”,是一种能治愈的疾病。治疗主要让患者对自己的症状有正确的认识,学会自己调整心态,学会放松心情,同时服用一些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递质分泌的药物半年到一年。在我的门诊,这样的患者经过治疗90%都得到完全缓解。
所以我在此提醒广大读者,不仅要重视“心脏病”,也不能忽视“心病”。在详细检查排除“心脏病”的情况下,如果仍然有不能用药物控制的症状,就要想到“心理疾病”的可能,及时治疗。以免耽误病情,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大的痛苦。
患者出现以下心脏不适症状,可能是由心理因素主导的“心脏神经症”,而不是真正的器质性心脏病:
1.性格特点,如内向、敏感、急躁、情绪不稳定、追求完美、好胜心强、暗示性重、胆小、依赖性强等。
2.发病前往往有不愉快的社会心理因素,如工作压力、对环境变迁的适应不良、感情生活的挫折、对疾病产生恐惧、重大生活事件的打击等。
, 百拇医药
3.患者除心血管系统症状外,常可表现出睡眠障碍、头痛、头晕、咽部异物感、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不适、紧张性多尿、夜尿增多、慢性躯体疼痛和不适等多系统症状。
没有好心情,就没有好心脏
近日,美国《新闻周刊》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强悍心脏和精神因素有关》的文章,其中提出:心理因素和心脏健康有密切关系。
人们都知道,心脏病的发生,主要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吸烟。另外,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家族病史也是心脏病的高危因素。人们容易忽视的是,不良心理因素也是导致心脏病发生或诱发心脏病的重要原因。美国杜克大学苏亚雷斯教授认为,精神因素对心脏的影响,和吸烟、高血压、肥胖等高危因素同样重要。, 百拇医药(张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