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药》 > 2013年第5期
编号:12573414
缬沙坦:安全可靠,证据确凿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日 《家庭医药》 2013年第5期
     降压药主要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5种类型。本文的主角缬沙坦,便是ARB类中的一种,且是其中资历较老、也较有代表性的药物之一。

    缬沙坦对药物可能影响到的器官(医学上称为靶器官)具有充分的保护作用,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抑制心肌肥厚、防止心肌重塑等,并具有神经保护及修复、抗氧化、抗炎症反应、抑制血流减少、增加神经元存活、减少梗死范围等作用,适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并具有降压之外的肾保护作用。

    在国外,缬沙坦通过了大量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研究,明确其可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风险,降低糖尿病或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及微量白蛋白尿,尤其适用于伴左室肥厚、心力衰竭、预防心房颤动、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患者,以及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

    打平亦胜利

    发表于2002年的一项研究,对比了缬沙坦和氨氯地平(CCB类)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治疗24周后,缬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血压均显著降低,但无论是对于收缩压还是舒张压,缬沙坦的降压疗效与氨氯地平相当。

    而在34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使用缬沙坦(80毫克)和依那普利(ACEI类,20毫克),取得了相等的降压疗效,但是咳嗽等不良反应,缬沙坦组明显降低。同样的结果也发生在一项历时12周、针对189例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中。该研究显示,与其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比较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