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药》 > 2014年第4期
编号:13132433
盗汗的中医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日 《家庭医药》 2014年第4期
     大家都听过盗汗,而且常常是在西医的结核等疾病中听闻。不过事实上,它却是中医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的特点,可谓十分贴切。

    对盗汗,中医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指睡觉,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症。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此名,中医认为,盗汗多为阴虚所致(西医则多见于结核病)。

    盗汗患者,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汗量相差很大。

    汗出有轻重

    根据盗汗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将盗汗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3种。

    轻型盗汗

    在入睡已深、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出汗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 中型盗汗

    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患者常有烘热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