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无“药神”,“天价药”也有尽头
进口药,格列卫,原研药,进口药的中国成本,巨量的资金投入,要从市场讨回成本,进口药中的中国专属的研发成本,进口药不享受“零加成”政策,进口药的超国民待遇,“天价药”的好日子或已到头,其一,天价“神药”已纳入医保目录。,其二
□ 本刊编辑部《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让中国观众们认识了瑞士研发的一种抗癌药物“格列宁”(现实的名字叫做格列卫,一字之差)。在影片中,这种药物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唯一救命良药,然而,它近4万元1瓶的价格却让想要活命的患者花费不菲,几乎个个吃得倾家荡产。
作为全球最大的药品市场,以我们庞大的人口和患者基数,对于进口药物其实本该有更强的议价权才是。那么,为什么进口药在我国却走到了如今天价的地步?中国人用“天价药”的日子何时是尽头呢?
进口药的中国成本
在中国,进口药物的注册审批流程困难重重,有实力拿到进口许可证的,基本上是全球知名的巨头医药公司。通常,医药巨头公司出现在电影电视里的时候,形象基本不会太好,不是病毒泄露的源头就是幕后大坏蛋。《我不是药神》里面,也不能免俗地勾画了一个不近人情、利欲熏心的格列宁高层人员。然而,这种对药企“贪婪”的负面刻画,并不符合事实。
1.巨量的资金投入,要从市场讨回成本
中国的进口药,基本上都是“原研”品种,来自原创研发、最早拥有专利的公司。它们价格昂贵,首先有着最理所当然的原因:这些公司在研发药物的时候投入了巨量的资金,之后当然要从市场讨回成本。
2014年,美国塔夫茨大学药物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如今,开发一种新的处方药,平均成本已经达到26亿美元。
这些数据来自10家大型医药公司,药物的研究时间往往在10年以上;当药物通过审批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