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交事件”敲响公众心理健康警钟
心理疾病,精神科,心理咨询,预防在前,把心理健康服务送到校园,社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疾病辨识度,心理咨询亟待专业化,规范化
□ 本刊编辑部10月28日10时许,重庆市万州区一大巴车在万州长江二桥桥面与小轿车发生碰撞后,坠入江中,15人因此遇难,引发众多媒体和网友关注。车辆打捞上岸后,经重庆市鑫道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所鉴定,排除因故障导致车辆失控的因素。事发时天气晴朗,事发路段平整,无坑洼及障碍物,行车视线良好,也排除天气和路况因素。11月2日,据打捞出来的车内黑匣子监控视频显示,公交车坠江系乘客与司机激烈语言争执,然后用手机攻击司机,司机还手致车辆失控所致。
诸多类似乘客攻击司机的交通安全事故中,都存在着双方愤怒情绪释放,导致不理性行为发生。公众心理健康也瞬间成为了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不少公交公司开始心理健康培训课,对所有驾乘人员进行心理健康培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目前,在精神心理疾病预防方面,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探索和成绩,比如心理辅导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但是,整体上看公众对精神心理问题的认识程度还不高,医疗机构对相关疾病的辨识度还不够,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工作亟待专业化、规范化。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系统的顶层设计、更充分的资源投入,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