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3369499
心理科看病,中西医都讲究“望闻问切”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日 《家庭医药》 2019年第7期
     古代医书《古今医统》中有这么一句话:“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四诊正是指的望、闻、问、切,即医生在感官所及的范围内,直接地获取患者信息,然后进行分析综合,及时对病情作出判断。很多人以为,只有中医,也只有内科大夫看病,才会望闻问切。但事实上,在面对心理疾病患者时,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的心理科医生,都会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来了解患者的病情以便作出诊断。只不过,心理科医生所用的“望—闻—问—切”,和传统中医的四诊还有所区别。

    望:表情及动作

    传统的望诊就是医生运用视觉对患者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见征象(如精神状态、面色、皮肤、指甲、舌象等)、排出物(如痰液、 大小便等)及分泌物(如脓液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患者的状态。而在心理科看病时,医生也会用到望诊,不过并非关注面舌、皮肤、指甲、二便等,而是专注于两点:患者的表情和行为动作。

    这是因为,心理疾病患者常常会将情绪外显于表情。比如社交障碍患者,通常会拒绝直视他人,眼神也总是躲躲闪闪的,不敢和医生对视;焦虑症患者来就诊时,常常能看到他们眉头紧皱,严重者甚至眉间会呈现典型的Ω形;再比如抑郁患者,他们常双眼无神、缺乏眼神交流、不苟言笑,而且,还能从他们脸上看到绝望、无助和悲观,正如中医大夫对他们的描述“悲忧善哭”。

    除了表情,不同心理疾病患者的行为亦不尽相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