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药》 > 2020年第15期
编号:420404
肠道也会得“躁狂症”
关键词:刘女士,腹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不良情绪是重要诱因,4个小问题,可以初筛“肠躁狂”,饮食和心理配合不能少

     □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吕有灵

    50岁的刘女士自诉,几年前,她开始经常性的腹痛、腹泻或者便秘。因为老是拉肚子,她出趟门都很难,每次一想到要出门,肚子就开始不舒服,就想跑厕所。为了查清病因,刘女士经常往医院跑,多的时候一星期跑几次。大家都知道,做胃镜、肠镜是十分痛苦的。可刘女士前前后后做了十多次胃镜,五次肠镜,仍然没有发现什么病变。

    刘女士开始胡思乱想: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癌?因为还是早期才一直没被查出来?整天担着心事,刘女士觉得这肠胃更不舒服了。后来,她辗转到某大医院,请专家教授看了她多次的胃镜、肠镜检查结果,明确脏器的确没有实质性病变。根据她描述的症状,专家教授们觉得她是患了肠易激综合征。换句话说,就是她的肠比别人敏感,更容易受刺激而“躁狂”。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听说过人在受刺激的情况下可能会躁狂,怎么肠道也会躁狂呢?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其实,这种肠道躁狂的情况在临床上叫做“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在医学上的定义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伴排便习惯改变、粪便形状异常等临床表现的症候群,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过去,肠易激综合症又被称为过敏性结肠炎、黏液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结肠痉挛等。主要表现包括腹痛、腹胀、腹泻、便秘、黏液便、食欲不振及其他上消化道症状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00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2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家庭医药编辑部联系。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