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名医名人 > 名人与养生 > 孙思邈
编号:11866881
饭后要不要百步走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日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0年第1期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俗语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现在,与此说法相反的“要想活到九十九,饭后不要百步走”也出现在一些人的言谈中。那么,饭后究竟应该走,还是不走呢?

    唐代著名医学家兼养生家孙思邈,活到101岁。他在《千金翼方》中指出,“平日点心饭后,出门庭行五六十步,中食后,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清代著名养生家曹庭栋也十分注重“饭后走动,以动助脾”的后天养护法。他在《老老恒言》中是这样说的:“饭后食物停胃,必缓行数百步,散其气以输于脾,则磨胃而易腐化,步所以动之。琅环记曰,古之老人,饭后必散步,欲动摇其身以消食也。”《摄养枕中方》也说“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

    上述养生家的观点指向是显而易见的,就是饭后缓慢走动可以帮助消化,健脾养胃,有益健康,进而达到长寿的目的。“饭后百步走”是千百年来被广泛接受的养生观。

    饭后百步“以动助脾”

    脾为后天之本,人类健康长寿与否,与脾胃有直接关系。人体气血来源于脾胃运化,气血充足,则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坚实,肌肤和毛发光亮润泽,外邪不易侵犯,身体不易患病。容光焕发,身体矫健,自然也就健康长寿。

    反之,脾胃运化失常,气血不足,则会出现面色萎黄,身体消瘦,肌肤毛发枯萎无光泽,外邪极易入侵,易患疾病。同时,如果脾胃运化失常,还可破坏津液的代谢平衡,从而导致津液生成不足,或循环障碍,津液停滞不动,或津液大量流失,直接影响到人的长寿健康。

    养脾有“补”与“动”等方式,饭后散步缓行,以助脾胃消化功能,这是“以动助脾”的后天养护之道,因为中医理论认为,脾主四肢,脾主肌肉,运动四肢就是运脾。

    饭后百步有讲究

    “饭后百步走”这个“饭后”并非指吃完饭立即出去“百步走”,而应当是在吃完饭20~30分钟以后,中间这段时间内可静坐或仰卧休息,以保证血液充分供给肠胃。如果吃完饭就开始“百步走”,体内的血液就会更多地分布于躯干、四肢等活动部位,使胃肠道血液供应量相应减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随之减少,那样胃内食物就不能得到充分消化了。步行中,胃肠也会加快蠕动,把未经充分消化的食物过早推进小肠,增加小肠负担,使食物中营养元素得不到充分吸收。

    当然,这里的“百步”也并非是指仅走一百步,而是要走几百步、几千步,一般走上30~40分钟,走后最好微微出汗。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饭后不可急行,不可进行剧烈运动,也不能立即卧床休息睡觉。古代即有“饱食勿便卧”,食后便卧会使饮食停滞,食后急行又会使血流于四肢,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饭后百步并非人人皆宜

    “饭后百步走”尤其适合于平时活动较少,长时间伏案工作以及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但以下人群不适合“饭后百步走”:

    ◇ 体质较差和有胃下垂等相关疾病的患者。

    ◇ 冠心病患者。

    ◇ 贫血、低血压患者。, 百拇医药(厉 娜)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名医名人 > 名人与养生 > 孙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