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品不可随意服
随着年龄增大和身体状况退步,中老年人适当服用一些滋补品,可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和防治疾病。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服用滋补品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服用补药也有很多讲究,乱服、滥服还会给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因病而补要对证
因病而补,需根据病情施补。要弄清究竟是气虚、血虚、阴虚还是阳虚。
气虚 指机体的脏腑功能衰退,元气不足而出现的全身虚弱症状的总称。中老年人气虚证多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大病久病或衰老导致。表现为神疲倦力、少气懒言、脸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自汗、纳差等,应用补气中药进行滋补。补药补品可选用人参、驴肉、鲫鱼、泥鳅、猪肝、大枣、淮山药、白扁豆、羊肚、鸡肉、党参、黄芪和牛肚等;中成药如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等。
血虚 指机体内血液不足、脏腑百脉失于濡养而出现的全身虚弱症状的总称。中老年人血虚证多因劳倦内伤、失血过多、思虑过度和脾胃虚弱等导致。表现为脸色无华或萎黄、唇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淡等,应用补血中药进行滋补。补药补品可选用当归、阿胶、熟地、首乌、枸杞、龙眼、动物肝等;中成药如四物丸、归脾丸等。
, http://www.100md.com
阳虚 是指机体阳气不足、代谢活动减退、机能衰退而出现机体反应性低下和热量不足等症状的总称。中老年人阳虚证多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倦内伤、久病虚损导致,表现为畏寒肢冷、脸色苍白、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自汗、小便清长等,应用补阳中药。补药和补品可选用鹿茸、紫河车、肉苁蓉、淫羊藿、补骨脂、核桃、狗肉、羊肉等;中成药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阴虚 是指机体内精血津液亏损而出现阴液不足,阴不制阳而出现机体功能虚性亢奋,热量偏多等症状的总称。中老年人阴虚证多因先天虚损、久病耗伤阴液,或热病伤阴导致。表现为五心烦热、口燥咽干、潮热盗汗、舌红少苔等,应用补阴中药。补药和补品可选用玉竹、麦冬、冬虫草、女贞子、山萸肉、百合、梨、鸭肉、蜂蜜等;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
无病养身看时令
无病养身的滋补,应根据自身体质、年龄、性别、生活环境、气候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补药和滋补品。从时间、气候上来说,一年四季皆可补,但怎样选用合适的滋补品也是有学问的。
, 百拇医药
春天气候转暖,宜用平补之剂,目的是协助人体正气之生发,可选用西洋参、太子参、党参等,以补益元气,但用量不宜太大。
夏天是一年中气候最炎热之时。民间服补药习惯上多在冬季,因冬至以后天气寒冷,不易出汗,服补药可以收藏吸收,不被汗泄;而热天进补,怕补药成分随汗而泄,等于没补。但是事实上伏天同样可以进补,其功效并不逊于冬季,因为伏天气候炎热,昼长夜短,夜睡较少,工作辛苦,出汗较多,易感疲劳,加上炎暑伤气,易出现气阴两虚之证,特别是中老年人更甚。此时进补,反易填空吸收,最为适宜。至于补什么,应先向中医师咨询。对季节变化易发的疾病如哮喘、老慢支、冠心病等,可趁伏天病情稳定时,予以辨证调补,即所谓冬病夏治,以防患未然,达到治本效果。这样夏补与冬补并进,具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功。夏季可选的清补剂有玉竹、绿豆、百合、莲子等。
秋天风物干燥,宜滋润,以滋养为主,可选用党参、茯苓、生地、天冬、麦冬、沙参、莲藕、香蕉、银耳等。
, 百拇医药
冬季为收藏季节,此时进补,可以藏而不泄。所以人们习惯于冬令进补,如服用膏滋药、人参、阿胶、黑白木耳、鹿茸、海狗肾、冬虫夏草和各类成药,以及各种食物进补。冬令进补的药品很多,有单味,有复方,还有各种膏滋,可根据病情、体质的不同,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服用。
补药并非万能
中老年人平时服用保健滋补品,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不要相信所谓的某些“祖传秘方”;亦不可相信“久病成医”,自以为是,急于求成,随意“滋补”。人参虽能大补元气、养血生津、安神益智,重症轻症皆可应用,但连续大量服用可产生“人参滥用综合征”,出现烦躁、兴奋、眩晕、头痛、体温升高、出血、高血压等症状,应引起重视。
补药并非人人相宜,不该补的补了,反而增加机体的代谢负担。体质过虚的切忌随意大补,否则“虚不受补”,反而补出乱子来;燥热内盛、肝阳上亢的老年人,如果大补则会使内热更盛,引起黏膜微血管出血、咽喉肿痛、肠燥便秘、头痛目赤等;患有湿热实证的老年人,如舌苔厚腻、面部浮肿或患有老年性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血脂异常),不可服用参茸类滋补药品;另外,老年人在服用滋补药品时,如患感冒、发热、腹泻或胃肠不适,则应暂停服用,待病愈之后继续服用。服用补益类滋补药,如味道适口,没有毒副作用,服用时间可适当长一些;祛病类补益药,不宜久服。服药期间忌生冷、刺激性食物与荤腥油腻,忌饮浓茶、咖啡等。
总之,补药毕竟不是食物,不能常吃,就是医食兼用的药用食物,也不是多多益善,弄不好会“物极必反”。迷信补药,乱用补药,不仅起不到应有的进补效果,反而会招致疾病,不利健康。所以,服补药补品要有的放矢,对证服药,才能补之有效,养之得法。, 百拇医药(常怡勇)
因病而补要对证
因病而补,需根据病情施补。要弄清究竟是气虚、血虚、阴虚还是阳虚。
气虚 指机体的脏腑功能衰退,元气不足而出现的全身虚弱症状的总称。中老年人气虚证多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大病久病或衰老导致。表现为神疲倦力、少气懒言、脸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自汗、纳差等,应用补气中药进行滋补。补药补品可选用人参、驴肉、鲫鱼、泥鳅、猪肝、大枣、淮山药、白扁豆、羊肚、鸡肉、党参、黄芪和牛肚等;中成药如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等。
血虚 指机体内血液不足、脏腑百脉失于濡养而出现的全身虚弱症状的总称。中老年人血虚证多因劳倦内伤、失血过多、思虑过度和脾胃虚弱等导致。表现为脸色无华或萎黄、唇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淡等,应用补血中药进行滋补。补药补品可选用当归、阿胶、熟地、首乌、枸杞、龙眼、动物肝等;中成药如四物丸、归脾丸等。
, http://www.100md.com
阳虚 是指机体阳气不足、代谢活动减退、机能衰退而出现机体反应性低下和热量不足等症状的总称。中老年人阳虚证多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倦内伤、久病虚损导致,表现为畏寒肢冷、脸色苍白、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自汗、小便清长等,应用补阳中药。补药和补品可选用鹿茸、紫河车、肉苁蓉、淫羊藿、补骨脂、核桃、狗肉、羊肉等;中成药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阴虚 是指机体内精血津液亏损而出现阴液不足,阴不制阳而出现机体功能虚性亢奋,热量偏多等症状的总称。中老年人阴虚证多因先天虚损、久病耗伤阴液,或热病伤阴导致。表现为五心烦热、口燥咽干、潮热盗汗、舌红少苔等,应用补阴中药。补药和补品可选用玉竹、麦冬、冬虫草、女贞子、山萸肉、百合、梨、鸭肉、蜂蜜等;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
无病养身看时令
无病养身的滋补,应根据自身体质、年龄、性别、生活环境、气候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补药和滋补品。从时间、气候上来说,一年四季皆可补,但怎样选用合适的滋补品也是有学问的。
, 百拇医药
春天气候转暖,宜用平补之剂,目的是协助人体正气之生发,可选用西洋参、太子参、党参等,以补益元气,但用量不宜太大。
夏天是一年中气候最炎热之时。民间服补药习惯上多在冬季,因冬至以后天气寒冷,不易出汗,服补药可以收藏吸收,不被汗泄;而热天进补,怕补药成分随汗而泄,等于没补。但是事实上伏天同样可以进补,其功效并不逊于冬季,因为伏天气候炎热,昼长夜短,夜睡较少,工作辛苦,出汗较多,易感疲劳,加上炎暑伤气,易出现气阴两虚之证,特别是中老年人更甚。此时进补,反易填空吸收,最为适宜。至于补什么,应先向中医师咨询。对季节变化易发的疾病如哮喘、老慢支、冠心病等,可趁伏天病情稳定时,予以辨证调补,即所谓冬病夏治,以防患未然,达到治本效果。这样夏补与冬补并进,具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功。夏季可选的清补剂有玉竹、绿豆、百合、莲子等。
秋天风物干燥,宜滋润,以滋养为主,可选用党参、茯苓、生地、天冬、麦冬、沙参、莲藕、香蕉、银耳等。
, 百拇医药
冬季为收藏季节,此时进补,可以藏而不泄。所以人们习惯于冬令进补,如服用膏滋药、人参、阿胶、黑白木耳、鹿茸、海狗肾、冬虫夏草和各类成药,以及各种食物进补。冬令进补的药品很多,有单味,有复方,还有各种膏滋,可根据病情、体质的不同,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服用。
补药并非万能
中老年人平时服用保健滋补品,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不要相信所谓的某些“祖传秘方”;亦不可相信“久病成医”,自以为是,急于求成,随意“滋补”。人参虽能大补元气、养血生津、安神益智,重症轻症皆可应用,但连续大量服用可产生“人参滥用综合征”,出现烦躁、兴奋、眩晕、头痛、体温升高、出血、高血压等症状,应引起重视。
补药并非人人相宜,不该补的补了,反而增加机体的代谢负担。体质过虚的切忌随意大补,否则“虚不受补”,反而补出乱子来;燥热内盛、肝阳上亢的老年人,如果大补则会使内热更盛,引起黏膜微血管出血、咽喉肿痛、肠燥便秘、头痛目赤等;患有湿热实证的老年人,如舌苔厚腻、面部浮肿或患有老年性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血脂异常),不可服用参茸类滋补药品;另外,老年人在服用滋补药品时,如患感冒、发热、腹泻或胃肠不适,则应暂停服用,待病愈之后继续服用。服用补益类滋补药,如味道适口,没有毒副作用,服用时间可适当长一些;祛病类补益药,不宜久服。服药期间忌生冷、刺激性食物与荤腥油腻,忌饮浓茶、咖啡等。
总之,补药毕竟不是食物,不能常吃,就是医食兼用的药用食物,也不是多多益善,弄不好会“物极必反”。迷信补药,乱用补药,不仅起不到应有的进补效果,反而会招致疾病,不利健康。所以,服补药补品要有的放矢,对证服药,才能补之有效,养之得法。, 百拇医药(常怡勇)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老年保健 > 特别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