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今日健康》 > 2015年第3期
编号:12844552
新医学模式下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日 《今日健康》 2015年第3期
     【摘 要】 社会的发展和当前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就医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也因为这种改变,对护士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有完备的专业素质,更需要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近些年来,由于护士的职业性质、超负荷的工作和人们理解不足等因素,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常常承受较大的压力,直接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工作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新医学模式 护理人员 心理健康 自我调适

    1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护士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是否低于一般人群, 尚无相关研究结果。但某些心理问题在护士中普遍存在,表现异常的因素多为抑郁、焦虑、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敌对等,这是令人忧虑和关注的客观现状。

    2 护理人员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护理人员产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例如:护理模式的变化,医院的特殊氛围,自身心理基础素质的不足与理念的矛盾,与护理对象的关系紧张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社会因素

    有些人对护士的工作有误解,认为其只会听医生的吩咐跑跑腿、打针发药、铺床叠被,因此,护理人员的辛勤劳动得不到病人的认可与理解,甚至被辱骂。付出与收入相距甚远,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自尊与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不被满足。

    2.2 职业因素

    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较繁重、琐碎,早中晚班的轮班制造成的生活节奏不规律。还有经常的三基三严考试、继续教育学分的完成等给护士带来了更多的心理压力。其中护患关系的紧张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身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及部分家属容易将心中的焦虑转化为不满发泄到与他们接触最多的护士身上,而优质护理服务却要求“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护士不能有任何怨言。

    2.3 家庭因素

    护士多为女性,她们不单单只是一个护士,她们还扮演着女儿,母亲,妻子的角色,承担着照顾家庭的责任。但由于工作的强度太大,她们往往无法完全做内外兼顾,因此造成家人不满,使家庭关系变得紧张。这些,也对护士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

    2.4 自身因素

    护理人员的情绪与工作效率紧密相关,稳定的情绪能使自己处于平和状态,使工作顺利进行。生活中与工作中的事情对情绪的影响如果不能适当的调节,就会影响工作质量。

    3 护理人员正确的自我调适

    3.1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护理人员需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因为日常或者生活中的事情而烦恼,觉得自我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时,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理,避免走入心理健康误区。不要过分在意他人对自身的评价,客观认识自己。要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多数人的评价是不错的,就代表你是被认可的。

    3.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护理工作是特殊的服务工作,应注意在工作中保持耐心、细心、和蔼的态度,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和护患关系。同时,也应当与同事经常交流沟通,协调好工作,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作为护理人员,应当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以此减少心理的不平衡感和工作压力。

    3.3 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

    在业余的时候,可以多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个人素养,也可以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通过学习,不仅丰富了平时生活,更培养自己的心理抗压能力,增强自信心。

    3.4 保持个人的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护理人员要想改善和克服自己的心理压力问题,首先要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在照顾病人的同时,也应当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注意合理饮食,补充营养,适当运动,保持健康的身体与充沛的精力。工作之余多到户外,进行适量运动,只有在自己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的对心理压力和不安情绪进行自我调适。

    4 结论

    护理人员通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健全的人格,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锻炼,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修养和专业水平,才能使护理工作做的更加出色。医院需要通过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使护理人员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工作,才能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http://www.100md.com(刘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