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
【摘 要】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2例,其中,40例患者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2例患者接受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有针对性的总结康复护理要点。结果:40例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42例接受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患者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压疮1例。两组6例并发症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之后,全部痊愈出院。结论:手术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手段,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康复护理要点不同,通过有针对性的实施康复护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并发症 康复护理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术后,康复护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不过,不同的术式康复护理要点不同。我院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以及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2例,男46例,女36例,年龄67~84岁,平均(69.8±2.2)岁;骨折原因:车祸23例,生活伤59例;埃文斯分型:Ⅲ型67例,Ⅳ型15例;手术方式: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0例,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42例。
1.2 方法
1.2.1 一般方法
两种手术方式患者资料来源于医院既往临床资料,因此采用回顾性分析。
1.2.2 康复护理方法
(1)术前护理:两种手术方式患者均接受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运动指导。
(2)术后护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第一天,患者在床上进行有限的活动,比如深呼吸、踝关节背屈、屈伸练习等;术后1~2d,指导患者进行坐位训练,逐渐增加训练时间,每天3~4次每次30min;术后3~7d,进行功能锻炼,比如髋关节屈伸、膝关节屈伸;术后1~2w,患者可以下床拄拐行走,患者坐起稳定之后,先下健肢,再下患肢,在床边扶双拐站稳之后,进行不负重行走练习。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术后1d,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平卧位或半卧位,指导患者活动患肢趾,踝部主动屈伸,健肢主动运动,术后6h,护理人员每2h帮助患者翻身一次;术后2d,将患肢膝关节垫高,高度30°为宜,患者被动功能锻炼,包含屈膝、屈髋关节,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坐起练习;术后1w,患者保持小腿悬于床边坐姿,主动进行功能锻炼,包含踝部、膝关节;术后2w,指导患者进行不负重行走练习,练习量视患者情况适当增加;术后2~3月,依据患者骨痂生长情况确定是否完全负重[1]。
(3)出院指导:引导患者出院后持续进行功能锻炼,并适当的增加运动量、运动时间以及运动范围;嘱咐患者能够稳定行走,且行走疼痛以及跛足消失后,才能弃拐;完全康复之后,禁止剧烈运动、过度劳动,可以进行散步、跳舞等体育活动[2]。
2 结果
4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2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拴;42例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患者中,3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患者发生压疮。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病后,将患肢抬高,并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长收缩,同时,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强化抗凝作用,经过治疗及护理之后,5例患者全部痊愈;1例压疮患者发病后,护理人员每2h帮助患者翻身一次,并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帮助患者擦身,保持皮肤清洁,经过护理之后,压疮患者痊愈。术后,两种手术方式患者在不同时间段下肢功能评分见表1,经过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之后,两种术使患者的下肢功能均得到明显恢复。
表1 不同术式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下肢功能评分(分,x±s)
3 讨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会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帮助患者建立治愈的信心,不过,不同的手术方式康复护理要点,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本研究中,选择的两种手术方式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以及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在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进行康复护理时,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和下地负重活动,由此减少了患者卧床时间,降低了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髋关节恢复速度[3];在对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患者术后进行康复护理时,重点在于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并定期进行X线片检查,了解骨痂生长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功能锻炼计划,患者要避免早期负重行走练习,通过被动、主动功能锻炼,改善患者血液循环情况,同时,患者还应进行早期坐起练习,降低肺部感染、压疮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魏春秀.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护理疗效的系统评价[J].西部中医药,2015,04:69-71.
[2]程刚.用不同方法治疗15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4:195-196.
[3]钟巧艺,陈思颖,赵洁莲等.综合康复护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HS内固定术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1,06:12-13+24., 百拇医药(孙敏)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并发症 康复护理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术后,康复护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不过,不同的术式康复护理要点不同。我院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以及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2例,男46例,女36例,年龄67~84岁,平均(69.8±2.2)岁;骨折原因:车祸23例,生活伤59例;埃文斯分型:Ⅲ型67例,Ⅳ型15例;手术方式: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0例,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42例。
1.2 方法
1.2.1 一般方法
两种手术方式患者资料来源于医院既往临床资料,因此采用回顾性分析。
1.2.2 康复护理方法
(1)术前护理:两种手术方式患者均接受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运动指导。
(2)术后护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第一天,患者在床上进行有限的活动,比如深呼吸、踝关节背屈、屈伸练习等;术后1~2d,指导患者进行坐位训练,逐渐增加训练时间,每天3~4次每次30min;术后3~7d,进行功能锻炼,比如髋关节屈伸、膝关节屈伸;术后1~2w,患者可以下床拄拐行走,患者坐起稳定之后,先下健肢,再下患肢,在床边扶双拐站稳之后,进行不负重行走练习。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术后1d,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平卧位或半卧位,指导患者活动患肢趾,踝部主动屈伸,健肢主动运动,术后6h,护理人员每2h帮助患者翻身一次;术后2d,将患肢膝关节垫高,高度30°为宜,患者被动功能锻炼,包含屈膝、屈髋关节,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坐起练习;术后1w,患者保持小腿悬于床边坐姿,主动进行功能锻炼,包含踝部、膝关节;术后2w,指导患者进行不负重行走练习,练习量视患者情况适当增加;术后2~3月,依据患者骨痂生长情况确定是否完全负重[1]。
(3)出院指导:引导患者出院后持续进行功能锻炼,并适当的增加运动量、运动时间以及运动范围;嘱咐患者能够稳定行走,且行走疼痛以及跛足消失后,才能弃拐;完全康复之后,禁止剧烈运动、过度劳动,可以进行散步、跳舞等体育活动[2]。
2 结果
4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2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拴;42例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患者中,3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患者发生压疮。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病后,将患肢抬高,并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长收缩,同时,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强化抗凝作用,经过治疗及护理之后,5例患者全部痊愈;1例压疮患者发病后,护理人员每2h帮助患者翻身一次,并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帮助患者擦身,保持皮肤清洁,经过护理之后,压疮患者痊愈。术后,两种手术方式患者在不同时间段下肢功能评分见表1,经过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之后,两种术使患者的下肢功能均得到明显恢复。
表1 不同术式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下肢功能评分(分,x±s)
3 讨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会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帮助患者建立治愈的信心,不过,不同的手术方式康复护理要点,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本研究中,选择的两种手术方式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以及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在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进行康复护理时,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和下地负重活动,由此减少了患者卧床时间,降低了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髋关节恢复速度[3];在对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患者术后进行康复护理时,重点在于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并定期进行X线片检查,了解骨痂生长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功能锻炼计划,患者要避免早期负重行走练习,通过被动、主动功能锻炼,改善患者血液循环情况,同时,患者还应进行早期坐起练习,降低肺部感染、压疮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魏春秀.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护理疗效的系统评价[J].西部中医药,2015,04:69-71.
[2]程刚.用不同方法治疗15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4:195-196.
[3]钟巧艺,陈思颖,赵洁莲等.综合康复护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HS内固定术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1,06:12-13+24., 百拇医药(孙敏)